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画里有话 | 穿山越海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画里有话

5月16日,在浙江舟山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作业区,“定海号”盾构机刀盘开始转动,标志着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启盾构掘进。

5月19日,世界在建工程最大直径泥水盾构机“山河号”在山东济南下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19日,世界在建工程最大直径泥水盾构机“山河号”在山东济南下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世界在建工程最大直径泥水盾构机“山河号”在山东济南下线;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向城市深地空间发起挑战;世界首创的掘爆机试验装备已完成三种工况下的掘进试验,为世界长大隧道建设提供新方案……近期,掘爆机、盾构机等大国重器“穿山越海”显神通,持续上新擦亮“国家名片”,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高端化是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端装备制造更是强国之基,代表着国家工业制造的先进水平和实力。以最新面世的“山河号”盾构机为例,其搭载了超前地质预报、地层界面识别、气体环境监测、滚刀磨损监测、同步注浆检测和辅助决策支撑系统等智能化装备系统,开挖断面相当于6层楼的高度,每掘进一环为2米,可挖掘渣土480方,提高施工安全水平的同时,极大提升了掘进效率。

大国重器,国之底气。盾构机遁地前行,起重船往来穿梭,掘进机自动驾驶,无人机无人船“上天下海”……上天、入地、登极、下海,每一次向自然发起的探索,每一次高端装备制造的创新,都见证了攻坚克难、不断超越的精神力量。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其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引领。一个个国之重器、一张张国家名片令人惊叹。“行业空白、国内首次、世界首例”的背后,是科学技术、工业制造、材料加工、人才队伍等一整套产业链的辛勤付出,凝聚着勇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发展力量,是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的智慧结晶。

大国重器频频上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的同时,也一次次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实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未来,我们还将有更多大国重器问世,驱动发展、造福于民,把“中国印记”不断铭刻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途上,朝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不断迈进。

相关阅读:
方圆谈 | 纪律是“戒尺”也是“鼓槌” 清风 | 徐徐图之 久久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