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家风故事丨“饭桌会”上的家风

“小沛,无论身处何地、身处何方,做人都要正派,办事都要公道。”工作后,我时常想起爷爷在“饭桌会”上的深切叮嘱。

在我的记忆里,长辈们白天总是很忙,只有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时,才有空闲一起分享趣事、讨论家事等等。慢慢地,我们一致同意称之为“饭桌会”。

爷爷说,曾祖父曾是我们县区第一、第二届的人大代表,他认为“养子不教子,如养一窝猪”,因此十分重视家风家教,看准家人齐齐围坐在饭桌的时机,就立规矩、讲礼仪,教导如何为人处事等等。正是曾祖父的教诲,让一家人都行得正、坐得端。

印象中,村里的人从不吝啬对曾祖父和爷爷的褒扬,“他们两父子很像,一样‘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起初,我还不知缘由,在一次“饭桌会”上,大家谈论起爷爷的事迹,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爷爷曾担任过村里的会计。由于职位特殊、岗位重要,不少想租用村里土地的老板,想请爷爷出面帮忙压低价格,有请吃请喝的,有大包小包送礼的,也有偷偷塞钱的……但无一例外,都被他果断回绝。十几年如一日,爷爷不知面对了多少诱惑,但他始终没有为自己谋过一分私利,牢牢守住了村民的钱袋子。后来,出于村民的信任和爱戴,爷爷还当选了村长。村里人遇到大事小事总喜欢找爷爷商量解决或主持公道,“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也逐渐成为了村民们对爷爷的一致评价。

我也曾疑惑,为何大家总喜欢找爷爷呢?一天,我终于在“饭桌会”上提出了疑问。爷爷沉思了一会,说道:“你看这张饭桌,它不歪不斜,饭菜才能放得稳。做人做事也是如此,只有不偏不倚,凡是讲究‘正派’‘公道’,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村民的期待。”当我再次跟着爷爷去处理纠纷,看到村民们信服的样子,我对爷爷的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如今,虽然爷爷离开了,但“饭桌会”并没有取消,反而规模变得更大了。为人正派、办事公道的家风,也在“饭桌会”上一代代传承,成为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后,我时刻记得“饭桌会”上的言传身教,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仍记得,在一次监督检查期间,我正想记录某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该单位的负责同志按住了我的手,笑着说,“这项工作是我们疏忽了,后续我们将材料补上,麻烦高抬贵手。”我犹豫了一会。他又接着说:“小问题不会影响什么的。”真的不会影响什么吗?我猛然想起爷爷的叮嘱,断然拒绝了请求,认认真真将问题记录了下来。

由此,我深刻认识到,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要“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要在开展监督检查时不枉不纵,有什么问题就指出什么问题;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不贪不念,保持清醒头脑守住廉洁底线;在群众解难题时不偏不倚,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既是“饭桌会”给予我的启发,更是我为之努力的方向。(陆川县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贵港:多点发力纵深推进清廉国企建设 柳州:坚持全周期管理 护航年轻纪检监察干部走好成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