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家风故事丨插秧

周末的清晨,微风轻轻地扫着,从窗外穿进来,拂去一夜的困倦。

“妈妈,今天不用去学校了,我们去哪儿玩呢?”躺在床上的女儿突然想起今天是周末,忍不住跳起来,睁着像两颗水晶葡萄的眼睛,满怀期待。

“春耕了,今天我们回老家帮爷爷奶奶插田好不好?”我试着跟她商量。

“不行不行,我就要去玩,不要下田。”女儿抱着我的胳膊摇晃着,不停地撒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你还记得这首诗讲的故事吗?”我伸了伸腰,径直走到书架上拿起了一本《中国古诗词》绘本,翻到《悯农》(其二)跟女儿看了起来。

女儿晶亮的眸子在精彩的画图上游动,用她的理解跟我讲起了故事:“一个老爷爷顶着像火一样的太阳在田里干活,一颗颗汗水从他身上掉下来,好像好累的样子。”

“那你知道我们每天吃的米饭就是从老爷爷种的禾苗中长出来的吗?今天,爷爷就像图中的老爷爷一样也在田里干活,我们要不要去帮忙呢?”我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说。

“妈妈,那我们回去吧。”女儿撅着小嘴,虽然还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同意了。

下车后,我们直奔田地里,此时爷爷奶奶早已在田间忙碌着。一眼望去,一块块参差错落的田地上总有一两个人弓着背或直立着往田里洒下星星点点的绿,伴随着温柔的风,装点着乡民们希望的日子。

“奶奶,为什么你们是弯下去插的,他们是站着扔的?”女儿走到奶奶身旁迫不及待地问。

“因为弯下去插,秧苗更直,也更容易活,而且我跟你爷爷习惯了,弯腰插秧比站着抛更快呢。”奶奶笑着说。

“奶奶,我们来帮你。”说完,女儿迅速地的挽起裤脚和袖子,踩进泥泞的田里,刚下去又缩了回来“妈妈,妈妈!太脏了,我不想下去。”

爷爷见状,立马走过来抱着女儿上去洗了洗:“你看,这不就干净了吗?田里都是泥土,这些泥土可以长出绿绿的蔬菜,金黄色的稻谷,它们都是我们吃进嘴里的,你说它怎么脏?一会儿你泡泡泥土再洗,脚反而更干净呢。”

听完,女儿瞬间又来了兴趣,再次走进田地里,拿起一捆秧苗便想扔下去,奶奶急忙走过来手把手教:“秧苗要插得笔直,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这样它才长得好。”

女儿学着奶奶的样子,将一颗颗秧苗插进泥土里,一边插还不忘一边跟奶奶炫耀:“奶奶,你看我插的好不好。”

“哇,妞插得真直呀!”奶奶站在旁边乐呵呵地夸赞。

不一会儿,太阳渐渐地露在了头顶,强烈的扎刺着每一个背脊,连插下去的秧苗都耷拉着脑袋。

“不行,不行,太热了,妈妈,我不干了,你看,我都出汗了。”女儿再也忍不住向我哭诉:“唉呀,我的腰好痛。”

女儿正想逃往田埂边,突然又停了下来,看向身旁的爷爷:“爷爷,你的后背怎么都湿了呀,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

“你先去休息,我先插完这点地儿。”爷爷努力着想直起腰跟女儿说话,但似乎有点吃力,于是转过头继续保持着姿势。

女儿见状走近爷爷身旁:“爷爷,我一会儿还会回来继续插秧的。”说完,走向田埂边上,一边走一边读起了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当所有秧苗都插入泥土,轻轻地覆盖着土地,田间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仿佛整个大地都在呼吸着新的希望。女儿站在远处注视着自己的杰作,张着掉了门牙的小嘴咯咯笑:“妈妈,以后我都要把碗里的米饭吃光光,这叫‘粒粒皆辛苦’。”(兴业县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驻村故事│乡村里的“甜蜜”忆事 工作札记丨讲解员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