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乡村路又通到了家门口”

图为近日拍摄的房山区十渡镇前头港村前头港路,该路曾是水毁乡村道路,现已通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黄秋霞摄

图为近日拍摄的房山区十渡镇前头港村前头港路,该路曾是水毁乡村道路,现已通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黄秋霞摄

5月7日中午,在北京市房山区群山深处,十渡镇王老铺村前王老铺路上的来往车辆络绎不绝。从山脚出发,经过这条蜿蜒的乡村公路,再走过一段与公路连接入户的“街坊路”,记者来到了村民师有亮家。

“现在出门方便多了吧?”眼见村民在门口迎接,房山区纪委监委干部赶忙走近询问,师有亮笑着说:“那确实!乡村路又通到了家门口,有公交车开往集镇,自己还可以随时开车出去办点事、买点东西。”

在去年“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中,房山区灾害损失较严重,其中水毁乡村公路二百余条。在山区乡镇十渡镇,村民主要靠乡村公路出行,生活曾经受到了很大影响。师有亮对记者讲述,“当时路断了、电停了,被毁的王老铺路上全是厚厚的淤泥和砂石,到现在这样安全通畅,抢修和建设的同志真出了大力。”

去年10月,承建单位之一的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进场,开始修复王老铺村王老铺路等被水毁乡村公路。但因为施工点位材料运不进山、危险塌方多等问题,推进比较缓慢。十渡镇纪委副书记田博文告诉记者,为推动灾后重建工作廉洁高效进行,去年以来,该镇纪委联合镇安全科、镇公路站、镇村建科等主责部门,紧盯道路施工、房屋修缮、河道疏通、核灾查灾等工作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约谈提醒等多种方式压实责任,推动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了材料运输、用水供应等问题,保障了施工效率。

记者了解到,房山区水毁乡村公路的修复工程项目分五批进行,主要由区一级负责,5月底可实现全部通车;房山区县级以上等级公路的修复工程项目主要由市交通委房山公路分局负责,计划5月底前全部完工通车。

驱车继续行进在路上,记者身边经过一辆辆清淤车、装货卡车、三轮车,开往位于河道等处的施工现场。“北京即将进入汛期,水务领域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间尤其紧张。”房山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张春霞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河道沟道淤积物清理情况每日简报表,5月6日的进度是“实际完成量37.48万吨”。“全区的总淤积量约为1799万吨,涉及20个乡镇、198条河道,目前完成进度超45%。我们每日调度情况,近期将重点监督清淤进度、水毁堤坝修复、安全措施落实等情况,保障安全迎汛。”张春霞说。

据介绍,房山区正在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截至目前,房山区纳入北京市灾后重建和增发国债审批调度项目共127项,涉及河道沟道修复、水毁公路修复、学校操场修复等,开工率91%。记者结束采访时已是下午,一路上看到的多是灾后重建的繁忙景象,也注意到不少超市和饭店开门营业、很多房屋修葺一新。

“监督护航灾后重建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房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佟刚介绍,该区纪委监委在抢险救灾工作转段后进行灾后重建专项监督,成立监督专班,采取“领导分片包干+监督室核查督导+乡镇纪委全程跟进+派驻组驻点监督”模式,今年以来聚焦重建规划落地、房屋重建、项目建设等重点内容,强化全过程监督、清单化监督、“嵌入式”监督。

针对灾后重建项目多、资金大、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该区纪委监委联合审计、财政、发改、住建等部门构建协同监督机制,并制发集中监督检查工作指引,确定三大类56项重点检查事项及手段,保障项目建设廉洁高效。“将坚决纠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严防严查贪污、挪用、截留专项经费等问题,为高质量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纪律保障。”佟刚表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黄秋霞自北京房山报道)

相关阅读:
驻省应急厅纪检监察组: 堵塞监管漏洞 推动破解安全生产培训难题 问题入手护航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