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助农挖笋忙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随着气温不断回升,正是麻竹笋挖掘的最佳时节。在桂林市永福县广福乡龙溪麻竹产业示范区的种植基地里,漫山遍野的麻竹笋郁郁葱葱,颗颗竹笋硕大饱满,种植户们正忙着挖笋、搬运、装车……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

“廖书记,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忙,我这一天只能挖7、8株竹笋,过段时日只能眼看着它们长成竹子,卖不了钱就亏大了!”该县广福乡龙溪村袁家屯村民毛仁庆握着前来回访的乡纪委书记廖翔宇的手,激动地连声道谢。

可半个月前,毛老伯还在看着自己6亩竹林里的竹笋眉头紧锁,愁云满布。

原来,毛老伯因患风湿病导致腿脚疼痛无法长时间站立,更别提挖笋这种体力活了。他的儿子和儿媳都在外务工,老伴又得照顾年幼的孙子,家里一个帮手都没有。

“眼下正值麻竹笋的挖掘时节,这节骨眼儿上,我这不争气的腿,真是越老越不中用了。”看着忙碌一下午才挖出来的4、5株竹笋,毛老伯一边捶打着自己的腿,一边垂头丧气地说道。

随着近些年螺蛳粉产业的持续火爆,麻竹酸笋作为螺蛳粉的原材料之一,其上游产业链对麻竹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龙溪村生产的竹笋因品质上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23年龙溪村有600多户种植麻竹6000余亩,每亩麻竹笋产量可达3000斤,年底收成有近2700万元,按照市场行情,种植户靠竹笋产业实现增收不成问题。可龙溪村像毛老伯这样家里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十分普遍,种笋不难,每年挖笋却成了大家的心头大患。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回到乡政府,廖翔宇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向乡党委汇报。广福乡党委迅速行动,立即召集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在全乡开展“爱心助农志愿服务”计划,并组织党员干部到龙溪村开展摸排行动,统计因家中劳动力不足需提供帮助的农户,按户记录在册。

“这一片快挖完咯!你们加油啊!”“我们已经挖出来30斤了,竹笋都能堆成小山喽!”乡里、村里的党员干部们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利用周末时间帮助毛老伯等农户挖麻竹笋。

“这6亩竹笋三天时间就全帮我挖出来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按照市场1.5元一斤的价格,今年这一亩地产的麻竹笋大概能赚5000多元呢!”毛老伯喜笑颜开。

截至目前,在乡纪委的积极监督推动下,爱心助农志愿队已下乡助农20余次,帮助该村困难农户挖麻竹笋200余亩,困扰毛老伯和村民的“揪心事”得到了有效解决。因竹而富,因竹而福,广大群众用一张张笑脸展开了新时代幸福龙溪的美好画卷。(永福县纪委监委)

驻村故事|用心巧断家务事 黟县:多措并举助推案件审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