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各地不断丰富载体,传承利用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安徽省泾县推进以宣纸为主题的文旅融合,建设中国宣纸文化园,宣纸生产车间、古法技艺体验园等吸引游客体验宣纸制作过程。图为40余名捞纸工人奋力抬起“三丈三超级宣纸”巨型竹帘。(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纪委监委供聂方摄)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苗族同胞通过网络直播推介苗绣、蜡染、乐器、芦笙等非遗文创产品,让地方特色民族文化走出大山,助力乡村振兴。(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纪委监委供张利军摄)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景区建设,让传统与潮流紧密融合,推动川剧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图为在犍为县罗城古镇景区戏楼,川剧演员为游客表演传统节目变脸、喷火。(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纪委监委供杨追奔摄)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河南省中牟县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持续打造“中国中牟幻乐之城”城市IP,依托黄河文明和中原文化,用戏剧、建筑语言为载体,讲述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纪委监委供潘建勋摄)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山东省莱阳市围绕螳螂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螳螂拳发源地特色资源,做活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同时,通过传承教育实践基地、螳螂拳传习所、螳螂拳比赛等,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图为螳螂拳传承人在莱阳首届螳螂拳全国邀请赛前切磋技艺。(山东省莱阳市纪委监委供郝思远摄)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举行非遗巡游、侗族大歌、多耶等民俗活动,让游客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图为该县梅林乡举行“二月二”侗族大歌节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供梁晓摄)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幸福村乡村创客葫芦园,不少游客前来学习葫芦彩绘、葫芦雕刻、葫芦烙画,选购葫芦文创产品,带动村民种植葫芦、制作文创产品、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图为小朋友在学习葫芦烫刻创作技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纪委监委供陶维明摄)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傩舞”是起源于农耕文明的古老舞蹈,舞者着木制面具边跳边舞,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是傩文化发源地之一,蒋塘竹马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以傩文化为依托,打造集博物馆、民俗非遗表演、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傩园景区,以文化经济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江苏省溧阳市纪委监委供徐怡摄)

相关阅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党委书记顾晓园贪污、受贿案一审宣判 广东:打造更多叫得响的“粤字号”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