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兰州:多措并举监督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兰州市纪委监委印发《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亲清政商交往监督措施》,从压紧压实两个责任、精准常态开展监督、加强贯通协同联动、拓宽问题线索渠道、严查涉企风腐问题等八个方面,护航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深入企业听诉求解难题,是兰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两个责任落实的常态化举措。市纪委监委联合市“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100家企业,通过实地走访、电话了解等方式,调研全市“包抓联”工作落实情况,了解掌握企业反馈问题,积极对接各县区、相关部门,一事一策推进化解企业难题。

针对企业反映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不同部门方案审查侧重点不同、竣工验收部门多等问题,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推动市政务服务局会商相关部门,健全完善联审联批工作机制,竣工验收实行一家部门牵头、多家部门联验的方式,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真正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办理企业业务的窗口有哪些?‘办不成事问题反映窗口’主要反映的是哪几类问题?”近期,西固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走访区政务服务中心,了解窗口服务情况。

聚焦政策落实、涉企服务、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等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组织市县力量联动监督检查,通过“四不两直”等方式深入服务窗口、项目一线、民营企业,开展“蹲点式”“体验式”调研监督,现场发现问题、现场督促交办。

对反映政务服务大厅某窗口工作人员违法审批的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直查快办,做实做细问题定性、尺度把握、处理处分等工作,给予该工作人员政务记过处分,并督促市政务服务中心做好以案促改工作,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制度保障。

前不久,市纪委监委接连通报4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针对个别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严重干扰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对待办事群众和企业冷硬横推、敷衍塞责,甚至人为设置“隐形门槛”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及时通报曝光,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清淤排阻。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深挖细查问题线索、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的同时,护航政商亲清、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督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数字赋能、制度赋力、监管赋智”工程,全力打造“清兰交易”阳光平台,实现招标投标全流程监督、交易数据可信共享、数据变动完整追溯,帮助更多企业特别是外地企业了解兰州项目、参与兰州建设,为我市加速进入发展快车道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供稿宋治祥吴静编辑张莉)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持续提升基层执纪执法水平 聚焦“田”字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