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统计公报发布!去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0万元

3月21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丰富的统计数据展现过去一年首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公报显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376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万元,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关键词一:整体向好

服务业发展支撑经济恢复

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内外部各种风险挑战,本市着力稳定经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社会民生保障有力,首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北京的经济发展显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潜力。”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公报数据看,主要领域稳中有升,其中,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水平,是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持续支撑带动。

此外,工业生产止跌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装备、电力、汽车行业贡献突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4.9%,反映实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合计占比达到56.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从消费情况看,市场总消费额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服务性消费在交通、文体娱乐等领域带动下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企业效益逐步改善,发展活力有所增强。

公报显示,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企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万亿元和17.3万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6%和2%。全年新设企业29.7万户,增长20.3%。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工业企业产值、服务业企业收入分别增长5.2%和6.1%,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平均水平2.6个和4.1个百分点。

关键词二:“五子”联动

“五子”联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北京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创新能力看,本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自2019年以来连续保持在6%以上,稳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数据显示,2023年1至11月,规模以上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合计3501.1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工业、科技服务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实现两位数增长。创新赋能高端产业发展。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1875.4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京通”“京办”“京智”三个智慧城市应用终端快速升级拓展,出行、医疗等重点领域数字化技术应用不断深入……本市持续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2023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8766.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2.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0.7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千兆用户数累计达到228.7万户,比上年增加94.3万户。

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中,北京步稳蹄疾。根据公报,全年新设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6.1万家,比上年增长15.6%;新引进首店946家,增长16.5%;截至年末离境退税商店1058家,增加41家。电商直播、即时零售等新消费模式快速发展,便利店、超市和仓储会员店网上零售额占三个业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28.6%,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演出、赛事等场景化、体验式消费表现活跃,全年共有339家表演场所举办演出49524场,比上年增长1.4倍。

“两区”建设推动北京高水平开放。2023年,本市首个国家级跨境贸易便利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建成,推动天竺综保区医疗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外贸规模持续提升。全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3%,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总值4624.3亿元,增长2.7%。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本市全年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112家,治理违法建设2315万平方米。城市副中心建设保持千亿投资强度,第二批市级机关完成搬迁,运河商务区累计注册企业2万余家。

关键词三:民生改善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去年,本市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民生,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公报显示,2023年,克服自然灾害不利影响,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47.8万吨,比上年增长5.3%,实现2020年以来“四连增”。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75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与经济增长同步。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高于城镇居民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7,比上年缩小0.05。

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占比保持在四成左右。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2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3万套(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小区355个、新完工小区183个。

截至去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518个、床位13.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4.3万人;共有幼儿园1991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3%;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1772家,覆盖近5千个城乡社区、280余万人。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20个,备案博物馆226家,其中免费开放107家,文化馆18个、文化站339个。

责任编辑:陈琰SN225

相关阅读:
越南“70后”国家主席辞职,月初老部下被警方带走 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 比上年增长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