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申请到的公益助学金

“一过完年,我就收到了2800元公益助学金,正好解决了两个女儿这学年的资料费问题。”近日,我到兴安县湘漓镇双河村枧底自然村走访时,村民李大姐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道。

事情还要从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说起。去年“七一”这天,我和村干部一早就到困难党员蒋大哥家中进行走访。蒋大哥曾经是双河村的村干部,4年前,他不幸患上帕金森综合症和脑梗,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全靠其妻子李大姐照顾,日子过得很艰难。

“老蒋和我还有2个女儿在读书,一个读小学三年级,一个读初中三年级。上高中后,她们读书开销更大。平常我除了照顾老蒋,只能打点零工解决温饱问题,这些学费可怎么办?”说到这里,李大姐的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

“李大姐,您先不要着急,有困难我们一起面对,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我搂着李大姐的肩膀安慰她。

回到村委,为了弄清蒋大哥家的情况,我和村干部立即调取了相关资料,发现目前他家里有5人享受B类低保政策,每人每月255元。但根据蒋大哥家的实际情况,残疾人员可申请A类低保,每人每月增加至355元。

了解情况后,我第一时间与残联、民政等部门对接,帮助蒋大哥办理了残疾人证,并帮助他们家申请从B类低保调至A类低保。同时,经与村干部商量,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提供给李大姐,每月能增加600元收入补贴家用。

在我们的帮助下,蒋大哥一家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了,可小孩读书的费用问题还没有从源头上解决。于是,我带着蒋大哥家的资料,专程到市民政局进行咨询。

“桂林市助学联合会有‘一对一’助学项目,满足事实孤儿、单亲学生、病弱家庭、残疾人家庭、弃婴、抱养学生、变故家庭的其中一条,就可以按照不同年龄资助标准对学生进行资助,并且可以一直资助到困境学子学业完成之时。”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耐心地告诉我。

这个消息就像雪中送炭,如果可以成功认定并纳入“一对一”助学项目,不仅可以解决蒋大哥家里小孩读书问题,还可以救助村里其他同类情况的困难学生。

我将这个消息告诉村党支部书记,并协助村委召开“一对一”助学项目工作部署会议,与村干部、志愿者一同对全村困境学子进行实地走访,共完成23名困境学子入户认证工作。

半个月之后,我们收到了来自桂林市助学联合会的好消息,23名特困学生的助学金全部审核通过。这意味着从2023年下学期开始,这些特困学生就能收到助学金,帮助他们圆“读书梦”。

为确保助学金辨识精准、帮扶到位,我们精准对接特困学生不同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心理成长等实际需求,“一人一案”动态跟踪、定期走访,细化帮扶措施,做到辨识精准、帮扶到位。

早春三月,莺飞草长,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也迎来了新学期、新希望。助学金虽小,但它却点亮了困境学生的梦想,成为我驻村生涯中的一束光。(桂林市纪委监委)

昔日“烂泥路” 今朝变“坦途” 让“烟火气”不再“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