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11日电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11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就金融风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问题接受采访。
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对于防控金融风险,李云泽表示,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可以说,我国金融安全基本盘非常稳固。”李云泽说,无论对照国际,还是国内监管标准,我国金融业的主要“体检指标”都处于“健康区间”。截至去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拨备覆盖率205%、资本充足率15%,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197%。虽然一些地方存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但无论总体数量还是个体规模,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比都很低,而且我们正在积极会同相关地方党委政府精准施策,有力有序地推动风险化解。
“应对风险我们有充足的资源和条件。”李云泽表示,我国有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尤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是我们防范化解风险的最大底气、最强支撑和最有力保障。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和拨备总额超过50万亿元,还有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行业保障基金,可以说抵御风险的“家底”非常坚实。此外,防范处置风险的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尤其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后,相关工作机制也进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李云泽还提到,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根本之策。金融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关键是对风险有效管控,防止经济金融大起大落。20多年前,我国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一度面临重大困难和挑战,后来经过重组、改制、上市,不但有效化解了风险,而且现在综合实力都位居全球前列。
对风险防控,李云泽表示当前重点在提升“四性”。
第一,“前瞻性”,将进一步健全涵盖源头治理、早期纠正、恢复处置的全流程防控机制,做到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同时,加快监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打造“千里眼”“顺风耳”,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第二,“精准性”,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积极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持续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同时,把握好风险处置的时度效,避免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第三,“有效性”,将着力推动金融监管基础法制建设,加快弥补制度短板弱项,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尤其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严肃查处影响金融稳定、破坏市场秩序、造成重大风险的违法违规问题。
第四,“协同性”,将牵头建立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推动落实“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相关工作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协调联动,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金融机构回归本源
谈及金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李云泽表示,近几年,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聚焦主业,不断优化金融供给,为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来说,可概括为“一升”和“一降”。
“一升”,就是指服务经济质效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持续扩大,最北到漠河,最南到三沙,实现了乡乡有网点、村村通服务。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突破460万亿元,对实体经济资金供给平稳增长,去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3万亿元。
“一降”,主要是指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目前,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银行净息差也降到了二十年来最低水平。去年还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每年可以为广大购房者节约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同时,积极督促银行业减费让利,银行手续费已连续3年下降。车险的综合改革,也为3亿多投保者每年节省保费支出1400多亿元。
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短板弱项,李云泽表示,当前关键是要推动“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畅通资金流转过程中的堵点和卡点。解决“有资金没有资本”,耐心资本不足等问题,真正打通社会资金循环“任督”二脉。
下一步工作方面,李云泽称,第一,服务新质生产力。将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今年1月份,已经印发专门文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正在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
第二,服务有效需求。在消费方面,将指导金融机构积极促进新型消费、扩大传统消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同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助力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在投资方面,将加大对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供给。同时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大力支持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在外贸方面,将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海外仓布局,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逐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第三,服务民生保障。普惠金融方面,正在部署普惠金融专项行动,推动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下沉,一视同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养老健康方面,加快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积极发展长期护理险等健康保险。同时,针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鼓励保险机构打造专属保险产品。在防灾减灾方面,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因地制宜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加大灾后重建支持力度。(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刘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