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 守护万家灯火

图为大唐托电设备部点检员董哲明在检查发电机组设备运行情况。本报记者陈昊摄

图为大唐托电设备部点检员董哲明在检查发电机组设备运行情况。本报记者陈昊摄

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八,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上午9时许,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约70公里的大唐国际托克托电厂,一列满载“乌金”的火车缓缓驶入厂区南侧的装卸站点。电厂燃料验收质检部主任崔博正马不停蹄地组织部门职工登记称重、采样验收。

“这是今天的第2列火车煤,凌晨1点多我们接的第1列。”崔博告诉记者,由于春节期间许多煤矿停产放假,货车司机也停工休息,为保障节日期间电厂燃煤充足,在放假前,电厂便从各地集中采购调运了一批燃煤。自大年初二开始,每天都有火车、汽车为电厂补充库存。“春节期间以火车煤为主,平均每天要接4列。因为明天要全面复工,用电需求也会增加,我们今天的目标是保5争6。”崔博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作为世界最大在役火电厂,大唐托电总装机672万千瓦,年发电量300亿千瓦时左右,供应着京津唐电网约四分之一的电力。同时,作为呼和浩特市新增热源点,承担着全市超2000万平方米住房的供热职责。

电送首都,热供首府。对于大唐托电来说,这既是光荣的使命,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春节期间,1600余名电厂职工坚守岗位,全力抓好保供保暖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确保节日期间电力、热力可靠供应。

装卸站点一侧,一排排空冷风机和数个凉水塔整齐地矗立在道路两旁,这些庞然大物正为下方厂房里的机组进行循环冷却。位于厂房内部的集控室里,一排大屏幕显示着火电机组发电负荷等关键数据。屏幕前方,大唐托电发电部主任杨海涛正和值班员一起,紧盯不断变化的参数和曲线图,确保关键设备稳定可靠运行。

“集控室相当于机组的大脑,负责各个机组的运行调整。”杨海涛说,春节期间,许多工厂放假停工,对电厂的供能需求比平时有所减少,但对确保机组安全平稳运行的挑战却更大了。“这段时间每日发电负荷波动较大,白天要给光伏发电让路,晚上随着用电高峰到来,又要回升到高负荷发电。机组负荷的升降带来了操作上的压力,同时深度调峰需求增加,对设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年11月,随着7号机组的开栓供热,滚滚暖流通过长输管网被送入呼市城区的千家万户。“自从供热投运以来,我们严格按照供热计划,保障用户取暖需求。”杨海涛说,今年是公司供暖季首次跨年,为了保证供热系统稳定,公司在节前专门完善应急预案,对供热设备和设施的安全隐患开展全面排查,并在节日期间增派现场值守力量,保证热网安全可靠运行。

值班人员在屏幕前对机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的同时,集控室之外,还有一位位点检员穿梭于各工作区间,对机器设备进行“上门体检”。下午1点半左右,记者遇到点检员董哲明,他正在一台闭式冷却水泵前进行检查。

“这台水泵负责驱动整个机组的冷却系统,也是我们重点检查的设备。”董哲明一边说着,一边用点检仪测量了水泵轴承处的温度和振动值,随后拿出一根数十厘米长的听针,一端顶在水泵轴承,另一端用手指按住顶在耳旁,仔细聆听设备内部的运转情况,直到确认各环节均正常,他才放心前往下一处点位。

“春节期间电厂一共有4台机组运行,每天我们都会安排点检员对各机组开展两轮巡检,尽量将问题发现和消除在萌芽阶段。”大唐托电设备部主任工程师郝宝乾说,他们还组织人员对停运机组进行检修维护,为节后即将到来的用能高峰做好准备。

采访结束时,天色仍亮,伴随着腾空而起的白色水雾,电厂今年的春节保供即将进入尾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有电力人坚守岗位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记者陈昊)

相关阅读:
媒体:“牵手门”当事人开直播,你拿社会反感当流量? 派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监察组:廉政谈话敲警钟 促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