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创历史新高,春节假期江苏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约为346.11万辆

来源:交汇点新闻

2月17日,记者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月10日至17日,全省高速公路运行总体正常有序,公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日均出口流量约为346.11万辆次,同比增长约31%。预计全省公路水路共发送旅客700万人次,同比增长49.4%;其中,预计公路发送旅客约650万人次,水路发送旅客约50万人次。

流量大幅增长,创历年春节新高。春节期间,受春节假期免收小客车通行费时长增加(免费时间为2月9日—17日)、天气晴好等因素影响,公众出行需求特别是旅游出行、返乡探亲需求集中释放,全省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达346.11万辆次,创我省历年春节流量新高,同比较2019年春节增长58%。节日期间,我省京沪、沪蓉、沪武、沈海、长深、盐靖、新扬、宁洛、淮徐、盐洛高速部分路段以及江阴大桥、苏通大桥、五峰山大桥等跨江大桥车流量较大,返程高峰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车多缓行情况。

返程车流明显提前,高峰时段较平日加长。春节期间,各日流量分布波动较大,“前低后高”和“潮汐”特征明显。年初一(2月10日),大部分公众居家过年,路网流量相对较低。年初二,省内跨市流动开始增多,路网流量回升至307.64万辆次。初三午后开始,返程车流逐步出现,返程时间明显提前,路网流量进一步上升。初五至初八,路网以返程车流为主。流量最高峰出现在2月17日(正月初八),达到403.82万辆次,高速公路晚高峰时段较平日延长约2小时。

小客车流量突破新高,流量占比进一步升高。春节期间,随着公众出行习惯发生结构性变化,叠加春节假期免收小客车通行费时长增加、中长距离出行增加等因素,公众自驾出行成为主要出行方式,小客车流量较往年大幅增加,日均流量突破330万辆次,小客车占客车比例达99.94%。

跨省流量大幅增长,苏皖省界流量最大。春节期间,江苏和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四省一市区域高速公路省界总体通行顺畅,基本未出现严重交通拥堵。省界入出口日均流量87.29万辆次/日,同比大幅增长26.27%。其中,苏皖省界日均跨省流量最大,日均流量突破40万辆次,达40.98万辆次,同比增幅达到31.16%,约占省界通道的37.70%;苏鲁省界同比增幅最大,达到74.55%。

过江流量分布均衡,拥堵状况有所好转。春节期间,全省高速公路过江通道运行情况良好,10座跨江大桥日均过江流量79.09万辆次,同比增长18.78%,较2019年同期(48.81万辆次)增长25.35%。其中,江阴大桥、苏通大桥日均流量均超10万辆次,分别为12.25万辆次、10.55万辆次。八卦洲大桥(南京二桥)随着和燕路过江隧道的通车,流量出现下降,同比降幅为4.06%。五峰山大桥同比增幅较大,达到64.27%。

为保障春节假期高速公路安全畅通运行,江苏高速公路“一路三方”提前谋划,多措并举,“两保一强”工作继续保持常态化、规范化,有力地保障了节日期间公众安全、顺畅出行。春节期间,全省高速交通执法部门累计出动执法力量3293人次,实施执法巡查2600车小时,检查各类车辆1120辆,查处违法违章车辆12辆,累计劝退超限车辆1446辆,其它不符合上路条件车辆246辆。全路网共布设307处应急救援驻点,28处路侧救援驿站,125处三方联合值守点,44处交通事故快处理赔点,全省261个春运执法服务站和9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警务站全面启动,全面提高道路应急救援能力。全省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平均到达现场时间11.4分钟,平均处置恢复通行时间14.7分钟,救援效率大幅提升。

春节期间,全路网根据路段通行条件,在28个路段共112公里里程动态开放应急车道辅助通行措施。在宁洛苏皖主线等大流量主线收费站,采取潮汐式收费站车道设置,科学应对潮汐式交通流量。针对部分服务区车流量饱和、单向潮汐特征明显的情况,启用“潮汐式”停车位管理,探索实行限时服务、快速服务,全力防范服务区停车饱和倒灌主线,影响交通安全。全省高速公路累计33个路段和普通公路实施联动管控254次,有效缓解了高速公路车流激增、通行不畅情况。

春节期间,全路网116对服务区2000余个业态全部开放,经营时间由21时延长至23时,商超、小吃、面馆等实行24小时营业。启用1052个充电桩,1365把充电枪,重点服务区增配移动充电车16辆,日均为1.4万辆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服务,日均充电量36.5万度。收费站全部开辟专用通道,保障重点能源、生产、生活等物资运输车辆优先便捷通行,确保物流运行平稳有序。

相关阅读:
春节“不打烊” 江苏中欧班列运行74列 海口发布通知:截至15时实时待渡车辆约6300辆,预计疏运需9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