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方面18项政策措施发布,护航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出海”。
2月7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中表示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对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并提到,鼓励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高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依法依规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因地制宜加强与海外相关企业合作,优化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出口相关环节程序等。
新政策对于汽车出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业内均表示,新政策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长,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也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更好地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
新政利好:贸易成本降低,增强品牌竞争力
《意见》中提到将优化运输管理,其中提到优化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出口相关环节程序,压缩办理时间,提高办理效率。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称,新政策通过优化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出口相关环节,有望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效率,从而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增长,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同样认为,新政能够有效降低贸易成本。
《意见》还提到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商务活动,例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行业组织在重点海外市场举办品牌推介会,支持企业打造全球知名品牌。各地方、贸促机构和行业组织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境内国际性展会平台,塑造中国制造形象,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品牌推介活动将有助于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增强品牌影响力。”詹军豪表示。在柏文喜看来,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汽车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品牌推介可以让更多的海外消费者了解我国汽车产品,从而推动我国汽车出口的增长。
另外,《意见》也提到鼓励海外研发合作,因地制宜加强与海外相关企业合作;引导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相关国家进行技术合作,构建各方共建共享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对此,柏文喜表示,这将有助于我国汽车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与海外企业的合作,可以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国际地位: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超七成,成为汽车出口新增长极
作为外贸“新三样”之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继2021年突破200万辆超越韩国,2022年超过300万辆并超越德国之后,2023年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中国汽车出口量暴增坐上世界第一宝座,主要是全球6000多万的国际市场需求;中国自主品牌燃油车品质提升、智能化使得竞争力提升,叠加引领纯电动车的国际潮流带来海外市场新蓝海。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占汽车总出口量的24.5%,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新增长极。分类型来看,纯电动汽车出口110.2万辆,同比增长80.9%;插混汽车出口10.1万辆,同比增长47.8%。
2023年,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出口25.2万辆,同比增长3.3倍;奇瑞出口92.5万辆,同比增长1倍;长城汽车出口31.6万辆,同比增长82.5%。
在出口区域上,2023年1-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前三大市场分别为比利时、泰国和英国。
国际化是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大亮点。对于出海的系统谋划,更是成为诸多车企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今年1月25日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新能源汽车生产启动,生产驱逐舰和宋两款车型。1月30日,比亚迪与匈牙利塞格德市政府已正式签署乘用车工厂土地预购协议,将在匈牙利建设其首个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工厂,主要生产在欧洲销售的乘用车车型。此外,根据比亚迪规划,泰国工厂年产能约15万辆,巴西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工厂计划年产能15万辆。
在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下,长安汽车制定了“四个一”发展目标,小鹏、零跑等“新势力”也在紧锣密鼓地向欧洲等发达地区布局。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有望达180万辆,同比增长50%。而出口地,不仅仅包括俄罗斯,更是广泛覆盖德国、日本等传统汽车强国。
出口模式:国际化不能只靠贸易出口,车企试水海外建厂新路径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但随着出口量的不断增长,中国汽车出海也遇到更多更为复杂的挑战。
2023年底,法国公布了最高可获政府7000欧元补贴的电动汽车车型名单,其中有78款车型榜上有名,但在法国销量前五位的上汽名爵4、以及中国生产的特斯拉Model3和达契亚春天都未被纳入名单。2023年欧盟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通过抽样方式确定选择比亚迪、吉利和上汽三家中国车企启动调查。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看来,贸易出口只是汽车出口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国际化是要在海外的这些目标市场去直接生产。他进一步表示,日本2023年的海外生产可能会在一千七八百万辆,德国、美国采用直接贸易模式的出口也不多,更多的出口是在海外生产;在这些方面,中国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也持相同观点,目前仍是贸易出口多当地建厂少,要做到高质量出口仍需要一段时间。包括许海东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相对于日本和德国汽车产业发达国家,中国车企出口仍处于出口布局的初级阶段,大部分车企仍以成品出口为主,少部分开始进行汽车本地化生产、就地配套、就地销售和周边市场辐射等布局。在张君毅看来,出口是分为产品出口和异地投资两个概念,中国车企出口海外要做到稳慎,在海外市场怎么去经营,既要进取也不能太过激进。
柏文喜表示,目前我国汽车出口主要模式仍以整车出口为主,优势在于直观地展示我国汽车产品的品质和性能,但也存在较高运输成本和海关税费等难题。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有两个模式。一是贸易出口模式,另一种是在当地投资建厂生产、销售的‘销地产’模式。”张永伟认为,明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的亮点是在海外生产、海外销售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海外生产是化解海外发展矛盾主要的途径。”在张永伟看来,汽车的国际化发展不能走光伏道路,“光伏就是以贸易为主,容易被倾销、被反补贴。汽车就得学学日本人、德国人的做法,就是要到当地建厂,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否则会陷入到比较复杂的贸易纠纷当中”。
诸多因素影响,车企在加速整车出口的同时,也在加速海外建厂步伐。例如,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该基地将分阶段建设。上汽集团也透露了其将在欧洲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的计划;长安汽车也提及了要加快布局欧洲,目前其欧洲总部的建立正在筹备之中;长城汽车也已开始推进欧洲工厂的选址工作。
此外,造车新势力也在加速海外市场的建厂。去年9月位于匈牙利佩斯州的蔚来能源欧洲工厂正式投入运营;今年1月哪吒汽车海外第三工厂落户马来西亚,此前其已在泰国和印尼建立生产基地,计划将于今年开始投产。
“加大对海外市场的调研和开拓,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本地化的生产和销售网络。”詹军豪表示,“车企应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形势。”
对于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张君毅表示车企不能只做简单的贸易出口,要进行当地的本土化,从制造端、供应链端开始,在当地深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王琳琳 张冰
责任编辑:刘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