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水滴”的滋养

车行驶在村中的小巷中,七扭八拐,但坐在车内的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张晶蕊和教师刘欣丽并不着急,她俩有说有笑,像是走亲戚一般自然又充满期待。

一下车,就看见胡同口有人向我们招手,家长热情地牵着我们的手向家走去。

此次家访是偏桥子镇中心小学利用刚放寒假的时间,发动教师走进学生家庭,近距离了解儿童在家学习生活、习惯养成、亲子关系,搭建家校沟通“连心桥”的举措之一。

为开展一次高质量的家访,偏桥子镇中心小学校长田丽平带领班子成员制订了家访活动方案,教师根据方案设计家访调查表,对家访时间安排、家访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做好规划。

走进君媛家,第一眼就看到书架上摆着许多书,听到我们的声音,正在偏桥子镇中心小学读五年级的哥哥拿着一本书从房间里走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君媛妈妈谈着孩子成长中的点滴,张晶蕊和刘欣丽耐心倾听,不时给出一些建议和指导。

从君媛家出来,张晶蕊悄悄地跟我说:“如果每个家长都像君媛妈妈一样多好,理解孩子并能给予适当、及时、解渴的爱。”

五年级学生小宇和奶奶一起生活,隔辈亲的百般疼爱弥漫在家里的角角落落,看到这样的情景,来家访的双滦区第四小学班主任张佳慧就清楚了小宇为什么上课听讲不认真、作业马虎的原因。

“家访就是要找到他们成长路上的堵点,最终对症下药。”双滦区第四小学校长孙亚辉谈起全员家访的初衷说。

小宇的奶奶也知道孙子学习上的不足,可我们从言谈中得知,许多时候奶奶明明知道孩子做错了,可内心就是舍不得说。

交谈中张佳慧始终拉着小宇奶奶的手:“小宇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今后我会在除了学习以外的生活上、习惯上给予关注,下学期我要与他共同制订一个学习计划表,这样您就可以有一个加强监督的依据,不清楚的地方随时与我联系。”小宇奶奶不住地点头。

一天的家访结束了,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滋养,教师能给予的总是有限,就像一滴水注入汪洋,对于学生漫长的成长过程,这滴水不知道能起多大作用。大家说着说着就陷入了沉默。

“可无数滴水就可以汇聚成大海啊!我们不断持续地汇聚,总会让孩子得以滋养,这就是我们要坚持家访的价值和意义。”张佳慧说着,像是给自己打气,又像是对未来的一种承诺。

相关阅读:
午评:深成指半日涨近3% 全市场逾百股涨停 游泳世锦赛深圳姐妹花3天夺3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