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业是提升纺织品功能品质、增强高端纺织集群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江苏,印染行业规模约占纺织类总产业规模的6%,对高端纺织集群建设却起到极为重要支撑作用。
近日,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召开政策宣贯会,引导推进印染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期带动整个高端纺织集群的发展。
下游受阻上游承压,“提升”势在必行
印染有多重要?“印染行业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省层面来说,都是非常重视的。”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高彬开宗明义解释说,去年省委、省政府优化调整了“1650产业体系”,提出重点打造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并明确“556目标”,即构建5个世界一流、5个国际先进、6个国内领先的集群,高端纺织集群就是定位为世界一流的集群之一。同时,工信部目前评选出的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在传统产业领域里,唯一一个入选的就是苏锡通高端纺织先进制造业集群,“印染行业作为整个纺织行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重要性不言而喻。”
发展印染行业,江苏具有规模优势。2023年,全省印染行业总量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仅略低于浙江,营收约占全国1/5。在中国印染企业30强中,江苏企业占据5席,其中盛虹集团已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那么,江苏为何在此时印发这样一份《实施意见》?
首先与行业大环境相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409.75亿米,同比增长0.84%。尽管数据有所增长,但受纺织服装消费走弱影响,印染行业生产形势整体偏弱。终端需求不足、生产订单减少导致印染行业产能利用率还处在较低水平,行业生产形势仍旧承压。
从外部环境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纺织行业出口面临的压力继续加大。印染处于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中上游,下游产业“受阻”,会以“乘数效应”波及上游的产业。因此,逆全球化思潮迭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都对我国印染行业出口形成压力。
“无论是从国家层面来说,还是从省层面来说,推动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高彬指出,在此背景下,去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实施印染产业提升行动,增强纺织产品印染加工环节的韧性和竞争力。江苏作为纺织和印染大省,第一时间响应,此次相关《实施意见》就此应运而生。
入园区促转移,让印染产业更集聚
印染行业向何处提升?此次《实施方案》提出一个关键的优化方向:集聚化布局。
从江苏印染行业的分布看,目前,已形成以苏南地区为主,南通通州湾现代纺织产业园、宿迁述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盐城射阳纺织染整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特色发展的产业布局。相对来看,印染行业规模还不是很大,盈利能力相比其他行业来说不是很高。部分印染集聚区以及一些改建项目还需进一步加快。
此次实施意见第一部分就是“推动行业集聚发展”,并明确提出推动企业“入园进区”。比如,非太湖流域新建、扩建印染项目须进入依法合规设立且有印染定位的产业园区;推进集中预处理等“绿岛”项目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
为此,企业拍手称快,也给了壮大规模的具体提议。“太湖流域产能受限的优质企业,能否打破排名、手续上的一些限制?”宣贯会上,一家印染30强企业的负责人建议,如果有集聚区外的企业要搬迁入园,决定关停或淘汰园区外的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把那部分产能集中到后续想进一步发展的企业名下,然后以新兼并重组的企业来进行整体搬迁。
“《实施意见》既与《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政策文件相衔接,同时,也增加了按照先立后破原则、做好印染项目环评审批服务的具体措施。”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相关负责同志回应称,太湖流域改建印染项目排污总量指标和产能可以来源于拟关停的印染企业,但需由地方政府承诺,在改建项目投产前关闭排污总量指标和产能的来源企业。
推动行业集群发展,除了“入”,还要侧重“转”和“去”,即推动产业合理转移、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本次《实施意见》也做出相关要求,明确提出通过南北协作、园区共建、产业合作等方式,鼓励印染企业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和上下游配套需求进行合理布局。
“三个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协作。自然资源部门主要做好印染区建设涉及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及项目用地的服务保障,促进印染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副处长陈海燕说,在保障印染行业的用地需求上,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于列入省政府重大项目的印染项目,由省级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在推动印染行业用地提质增效上,提高新上工业项目的容积率低限,统筹绿地的规模和布局,共建共享相关配套设施。
瞄准三大关键词,加速对标“国际一流”
印染行业提升,还要把握好“创新、智能、绿色”三大关键词。
此前,省工信厅在调研时发现,很多印染企业都提出,行业内关键技术、关键装备目前还“受制于人”。此次《实施意见》提出,要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有条件的骨干企业牵头建设印染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突破少水及非水的介质印染、数码喷墨印花喷头、全流程数字化印染、污染物低碳处理等制约行业发展关键技术。
“省级层面将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的引导。”高彬介绍,目前省工信厅正在制定2024年的工信专项资金的项目支持指南,届时,企业可对照“1650产业链协同攻关项目”进行申报。
如何推动行业智能发展?业内人士指出,无论外贸还是内销,印染企业都要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潮流,加快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装备,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看一则可借鉴的省外案例:去年,浙江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绍兴柯桥打造了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印染“产业大脑”,打通百余家印染企业的纺织贸易数据,使各家企业走出“信息孤岛”,实现产业上中下游协同,继续擦亮“国际纺织之都”的名头。
当前,江苏正在大力推动的“智改数转网联”改造,此次《实施意见》提出,加快企业设备数字化改造、促进新技术的赋能应用、推进智能工厂(车间)示范创建等举措,与之一脉相承。对于印染企业来说,这是最好的改造时机,如有数字化改造需求,可向当地工信部门申请,参加“智改数转网联”相关免费诊断。
对于印染行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旧是重中之重。
“这次意见中特别提出,应用端,提升产品绿色认证水平,就是希望企业能够对照国际认证的相关要求,规范生产流程和化学能力的供应链管控体系,来增强产品的可追溯性和绿色低碳水平,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高彬表示,一言以蔽之,要让印染行业的发展,与国际一流的高端纺织集群建设相匹配、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