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文读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新办发布会要点

一文读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新办发布会要点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1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披露了多项金融数据,这些数据和我们的实体经济以及百姓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先来看看两个大数:

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其中,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均超过四成。

截至2023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1%。

从这两组数据能看出来什么呢?

对比一下,2023年金融机构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6%。很明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的增幅是平均数的近两倍,制造业贷款余额增幅也比平均数高不少。这两个领域去年明显受到了各家银行的青睐。

再看一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5%,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5个百分点。

虽然两个部门的口径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其中的趋势很明显:金融业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的投资,支持了这两个领域固定资产的增长。

那么今年的金融支持会怎样呢?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在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下一步,将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动完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会同有关部门稳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制造业金融支持举措,指导金融机构落实落细各项政策要求,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支持力度,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让我们一起期待今年有更多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措施出台!

再来看一个小数字:2.29个百分点。

2023年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达到了19.19%,同比提高2.29个百分点。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引导银行放宽抵押物要求,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

这是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郭武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记者简单计算了一下,截至去年底,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29.06万亿元,那么就是有5.6万亿元的小微企业贷款是信用贷款,是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发放的。

今年,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还将提高,更多的小微企业将通过自身的信用拿到银行的贷款。信用是很值钱的,因为凭信用就可以从银行拿到贷款!

郭武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表示:要努力打造又普又惠、好用不贵的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

还有一组数据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我国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已积累养老金规模超过6万亿元,覆盖近1亿人。

自2021年9月试点至今,养老理财产品认购投资者约47万,规模超过1000亿元。

自2022年11月启动试点至今,特定养老储蓄存款人数约20万人,余额接近400亿元。

自2023年1月起在十省(市)启动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以来,已累计开户超过59万个。

自2021年6月启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的,并于2023年10月转为常态化经营以来,已累积养老准备金规模超过106亿元。

这是一组与养老投资理财相关的数据。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9亿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老,而国家也在这方面推出了多项改革。

目前,我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超过10.6亿人;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主要发挥补充作用;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两个部分。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这一组数据,大部分是属于养老第三支柱范畴的。从数据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第三支柱规划自己的养老,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正在逐步完善。

(总台央视记者王雷)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首次公开!女厅官孙颖跑步机里藏黄金 这一新机制已建立!张军、应勇、贺荣提最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