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达到预期目标!中国空间站脑电测试研究前景可期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1月24日是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1000天。在太空的这1000个日夜里,天和核心舱共迎来了6个航天员乘组、6艘货运飞船,与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完成交会对接,形成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

达到预期目标!中国空间站脑电测试研究前景可期

达到预期目标!中国空间站脑电测试研究前景可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介绍,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共有6次大任务,即将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和十九号两个飞行乘组6名航天员目前已经确定。中国载人登月工程于2023年立项,2024年载人登月也将加速稳步推进。

中国空间站脑电测试完成首个阶段目标

航天员们在中国空间站内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开展科学实验。在已经在轨实施的110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中,有一项已经完成了首个阶段性目标任务,那就是在轨脑电测试实验。

什么是空间站在轨脑电测试实验?

达到预期目标!中国空间站脑电测试研究前景可期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王波:从神舟十一号开始,我们就开始了首次脑电实验。通过脑控机器人验证了脑机交互技术的在轨适用性。从空间站任务开始,我们陆续开展了数十次的在轨脑电测试,建成了一套平台,发展了一些研究范式,实现了一些模型的检验,应该说达到了我们空间站建造期的预期的目标。

脑电测试实验如何测?

达到预期目标!中国空间站脑电测试研究前景可期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曹勇:在整个实验的开始,航天员会被引导进入一个静息的状态,采集一段相对平稳的状态的数据,作为我们后续任务数据的一个基线。记者:之后他们还要进行什么样的操作?

达到预期目标!中国空间站脑电测试研究前景可期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曹勇:在静息完之后,航天员主要开展的操作就是根据我们这个任务的一个进程,操作操纵杆以及按键,对这个任务进行一个回应。此外,我们会结合脑电采集的数据情况,综合判断航天员的脑力负荷的状态。

为什么要开展在轨脑电测试研究?

达到预期目标!中国空间站脑电测试研究前景可期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王波:我们的研究目的其实有三个,一个是看空间环境对脑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第二个看一下人脑在空间怎么适应环境,重塑自己的神经。第三个我们要发展或者验证一些脑能力提升的技术。

达到预期目标!中国空间站脑电测试研究前景可期

从远期来看,在空间站开展在轨脑电测试研究,为的是探索宇宙对人脑演化的奥秘,揭示生命体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从而为开发类脑智能体提供新思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山东省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 沪指涨逾2% 上涨个股近48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