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天堑变坦途 这是在奇峰险谷中创造人类奇迹的团队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他们在悬崖绝壁处显身手,攻克建造环境复杂多变、传统工艺无法施展、生态环境脆弱等多个世界性难题,在贵州的陡峭山脉间架起一座座桥梁,让天堑变坦途。

让天堑变坦途 这是在奇峰险谷中创造人类奇迹的团队

随着最后一个拱圈节段完成吊装,纳晴高速乌蒙山特大桥右幅主拱圈顺利完成合龙。这不仅为项目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也验证了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的又一次世界首创。

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负责人贵州交建集团总工程师韩洪举:这个桥是一个新型结构,我们叫钢桁(腹杆)—混凝土拱桥,是世界首创的桥型。这个合龙也验证了新型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完全符合预期,还超出预期。

让天堑变坦途 这是在奇峰险谷中创造人类奇迹的团队

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的张胜林介绍,新桥型不仅将桥的自重降低了30%,节省大笔建设资金,同时,还在山区首次采用全预制吊装工艺,在峡谷两岸的悬崖绝壁上“做文章”。历时数月,经过上百次钻探详查,遴选锚碇点位,开发出这套具有专利权的无塔架可横移缆索吊装系统。

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成员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胜林:这种深山峡谷,俗话说夹皮沟,桥两边(山体)就是碎的,按原来的那种施工方法的话,要用个很大的重型的架桥机来架设。那么,现在用一套吊装系统把所有的东西完成安装,整个设备的效率就提高了。

让天堑变坦途 这是在奇峰险谷中创造人类奇迹的团队

从桥梁结构设计到施工工艺工法、再到施工机械装备,贵州高原上的每一座特大桥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艰辛和挑战,也为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桥梁工程师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面对建造环境复杂多变、传统工艺无法施展、生态环境脆弱等等世界性难题,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团队首创了7项国际领先技术,建成了12座“世界第一”的桥梁。

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负责人贵州交建集团总工程师韩洪举:花江大峡谷,俗称叫做地球的裂缝。桥面到水面的高度有625米,这样的高度肯定是世界第一。1420米的跨径,在目前(山区峡谷大桥)来讲,也是世界第一,所以,我们说“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让天堑变坦途 这是在奇峰险谷中创造人类奇迹的团队

说起眼前的这一切,韩洪举作为技术团队的负责人充满自信和骄傲。回首当年,风华正茂的他们走出大学校门,成为一名桥梁建设者,迎接他们的是查勘靠双脚、测量靠卷尺、设计靠手绘、计算靠手算。支撑他们扎根山区,忘我奉献的是乡亲们走出大山的渴望和大桥建成后乡亲们便捷出行洋溢出的喜悦。

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成员贵州省公路局局长阮有力:山头的隔绝,导致往往是见其人,就到不了这个地方,能听见他的声音,看得见他,但是我们要去那会花很长的绕山的公路才能到达那里。

让天堑变坦途 这是在奇峰险谷中创造人类奇迹的团队

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负责人贵州交建集团总工程师韩洪举:修关兴公路北盘江桥那个时候,因为其他地方没有住的地方,从驻地到桥位大概有10多公里,需要4个小时,早晨一一早出来到工地上去测量了两三个小时马上要返回,就这样走在山路上,一个月要穿坏一双翻毛军用皮鞋。我们进去的时候也是没有路的,所有的材料进去的时候都是用肩挑马驮运进去的。

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成员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胜林:我刚毕业做的江界河大桥通车了以后,老百姓就可以挑着扁担走过去了。没有那座桥之前,这两岸边上的从这个村走到那个村可能就是一天的时间,而且要换不同的交通工具,有些地方要走路,有些地方坐马车,有些地方换乘船,真实感受到了做这个工作的意义和成就感,这个当然也是我后来一直能够坚持做这个工作的很重要的动力。

让天堑变坦途 这是在奇峰险谷中创造人类奇迹的团队

在没有路的地方蹚出一条路,在山穷水尽时搭出一座桥,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的工程师们,将坚韧不拔、精打细算、精益求精的基因深埋在骨子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河砂在土木工程中必不可少,用量极大,而贵州河砂资源少,外购成本高,河砂开采环境影响大。

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成员贵州交建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母进伟:所以是倒逼山区建桥人去想办法去突破,去想出别人以前没有过的东西。取材都是来自于路基施工当中的土石方的废物利用。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做了大量的这个室内实验和工程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让天堑变坦途 这是在奇峰险谷中创造人类奇迹的团队

机制砂混凝土技术的成功突破,仅桥梁建设一项使用已经超过一亿立方,节约建设资金超过230亿元,减少碳排放330万吨以上,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不论桥梁大小、工程造价高低,绿色建造已经深入贵州交通高山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每一个成员心中。

坐落于贵阳市水源保护地、红枫湖国家级景区的花鱼洞大桥2019年在原桥的基础上拆除重建,技术团队创造性提出了“利用旧桥建新拱、采用新拱拆旧桥”的建设方案,实现旧桥混凝土100%循环利用、钢材100%回收,意外成就了“小桥获大奖”的典范。

让天堑变坦途 这是在奇峰险谷中创造人类奇迹的团队

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成员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健:晚上2点多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花鱼洞大桥得了古斯塔夫奖,我非常高兴。另外,我特别惊奇,因为我没报古斯塔夫奖的,我报的是另外一个最后还是觉得特别自豪,古斯塔夫的影响力和含金量更大。

意外的惊喜也是实至名归。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将论文写在高原上、写在青山绿水间。万桥飞架就是他们在奇峰险谷中创造的人类奇迹,也将继续鼓励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铸就更多丰碑。

相关阅读:
“CHINA”如此惊艳!感受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马赞福、严俊、吕晓东、肖忠万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