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胡栋: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贾宏博李佳琦吴苗苗

“胡老师,搞生态循环农业这个路子走对了,我们现在既处理了各种农业废弃物,还生产了新的能源产品,让生态产品价值得以实现,企业有了新的利润增长点!”1月16日中午11点,刚从保定出差回来的省政协优秀履职委员胡栋马不停蹄赶往安平县的京安现代农业园区走访调研,一见面,京安生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红岩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

胡栋是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微生物研究室主任,出于工作原因,他常年奔走于各大种植合作社、养殖基地、有机肥企业进行大样本调研,通过数据搜集和整理,进而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他走访的京安现代农业园区是省农林科学院科研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园区综合性非常强,产学研一体,打通了种植和养殖两大产业,培育出了一个新型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

当前,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农业农村工作领域的主旋律。河北是农业大省,种植和养殖规模巨大,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何让这些农业废弃物变成“宝贝”?这也是胡栋和他的团队一直关注的焦点。

“京安现代农业园区包含养殖、种植、有机肥料、农产品深加工、沼气发电、生物质利用等,拥有全链条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一个典型的绿色生态循环基地。”胡栋介绍,生猪粪便经过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用于发电并网和天然气提纯,沼液经过加工处理生产液态有机肥,沼渣则生产固态有机肥,实现了整个园区无废水废物排放,形成了“畜禽粪污—沼气—电/热—有机肥—农作物—饲料—生猪养殖”绿色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值得进一步在全省示范推广。

每一份提案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责任。胡栋说,形成提案之前,必须要有充分、扎实的调研。像刚刚过去的2023年,他和团队成员走访了张家口、邯郸、衡水等7个地市,30多家养殖场和有机肥厂,重点围绕企业在绿色低碳方式、生态产品机制实现方面的困惑和需求开展了详细调研。

“调研中,我发现全省养殖粪污仍然存在资源化利用不畅的现象,产生了一定的环境压力;同时我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不足,需要持续改良。”胡栋说,目前他正在加快完善《提升我省耕地土壤质量,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培育优势地理标志农产品,带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有关建议。

调研结束返回石家庄时,已是晚上7点,胡栋和团队成员再次回到省农林科学院的办公室对当天的走访进行及时梳理和总结。“很多农业废弃物都是放错位置的‘宝贝’,只要科学处理和合理化利用,这些‘生态包袱’都会变成‘绿色财富’。”胡栋表示,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三农”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希望研究出更多科技成果,为推进农业产业进步、农民生产力水平提高和保护农田土壤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北将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 广东省东莞市委原常委、市纪委原书记甄瑞潮接受审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