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端口前移、有的放矢、纵深推进 多维发力加快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新的一年,我国加快推进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大力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推动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梯队网络”。

新年伊始,多个国家重大科学装置加紧建设。在湖北武汉,“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正在展开调试,它将为基础研究提供“极端条件”的实验平台,有助于前沿研究的突破。

瞄准“从0到1”的基础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高水平大学在科研攻关一线培养人才的步伐也在加快。

端口前移、有的放矢、纵深推进 多维发力加快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负责人李亮:我们实验室职工有九十来个人,但是学生有两三百人。(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也是培养人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尽早进入到世界前沿的这样的(科学)大装置的建设和运行当中,实际上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

端口前移加强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多部门在育人链条上,不断完善人才早期发现、多元选拔、贯通培养、科学评价、长期支持机制。

作为我国自主培养基础研究后备人才的“中学生英才计划”,打通了高校与中学之间协同育人机制,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端口前移。十年来,全国9000多名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脱颖而出,在高中阶段参与到大学导师的指导,进行基础学科的萌芽训练。

端口前移、有的放矢、纵深推进 多维发力加快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处长季士治:从2013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启动以来,最初的19所高校发展到目前58所实施高校加上两所试点高校,在“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带动之下,将对我们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多领域选拔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为了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我国通过“强基计划”选拔、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专业覆盖基础和应用学科,涵盖理、工、农、医、文等重点学科领域。

端口前移、有的放矢、纵深推进 多维发力加快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在加强基础研究中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能力,目前,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的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我国已累计吸引3万多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加强未来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前瞻性培养

面向未来的技术革新,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交叉思维、复合能力的创新人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也在向纵深推进。

在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来自材料学、光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学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的带领下,深耕基础学科交叉研究。前不久,团队突破传统芯片的物理瓶颈,创造性提出光电融合的全新计算框架,并研制出国际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

端口前移、有的放矢、纵深推进 多维发力加快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咱们实验室相当于一个老中青结合的团队,现在有“90后”“00后”的学生都参加了研究,只有做交叉学科的研究,从微观、宏观同时可以把它们应用起来,这样的原始创新成果才具有更大的意义。

端口前移、有的放矢、纵深推进 多维发力加快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在12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了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发展,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强未来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培养。

相关阅读:
各地冰雪“冷”资源“热力全开” 冰雪产业释放强劲活力 审计署部署2024年审计工作重点 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