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毛泽东是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宗师

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石仲泉

毛泽东著作浸润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墨香。毛泽东既是推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政治领袖,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与伦比的文化宗师。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许多独特创造。这里不论及毛体书法和毛氏诗词推陈出新的惊世创造,单讲他的文章风格,同字如其人、诗如其人一样,这方面也是文如其人,洋溢着天马行空的才气、豪气、灵气、神气和王者之气,令人叹为观止。

创造了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文风

在全民族抗战初期,毛泽东就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共产主义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的新思想,一定要通过民族形式来表现。这个民族形式就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风。它体现在毛泽东的文章中,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高屋建瓴,气势恢宏。毛泽东在早年求学时的读书笔记《讲堂录》中写道:“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那年他20岁,刚出乡关进省城,就有这样的抱负,很了不得!12年后,被选入《毛泽东选集》开篇之作的开篇之语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体现出非凡气势!不是非凡政治家,谁能有这种高屋建瓴的非凡之言?!

二是文野相济,雅俗汇融。中华传统文化,可分为主流经典文化和非主流草根文化。毛泽东不仅熟悉经史子集等主流经典文化,而且对非主流的草根文化也充满浓厚兴趣。许多历史故事,无论是经史子集中的,还是野史杂书中的,他都能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

三是叙议画龙,用典点睛。凡是文章大家,写的文章不仅要让人家看得懂,更重要的是让人家看得有味,有文有质,深刻生动。毛泽东叙事议理很讲逻辑,明白晓畅,清澈碧透。凡能用典能使文章更生动、更入神的地方,他能顺手拈来一个典故,使所画之龙“点睛”飞天。从而,文章就有灵动感。所谓文章五诀——“形、事、情、理、典”,毛泽东用活了。

毛泽东是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宗师

创造了哺育一代又一代广大干部群众的新文体

毛泽东独特的文风,形成独特的文体,一看便知是“毛文”。它的特点是,既能将深奥的学理化成妇孺易懂的大白话,又能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既能纵横捭阖、辨析剥离,又能汪洋恣肆、磅礴“收官”。

比如,《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通过驳斥美国白皮书,叙述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不断斗争直至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历史,总结出两条历史发展的逻辑和定律。一是帝国主义者的逻辑,即“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另一条是人民的逻辑,即“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条定律”。他作出结论指出:“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

一篇4000多字的政论文,通过概述中国近代史讲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将阳春白雪的高深理论化成下里巴人能听懂的通俗白话,居然装了一本教科书的容量。也只有毛泽东有此本事!直到现在,人们还不断袭用这个“毛体”,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新人!

创造了许多广泛使用和长久传播的名言金句和新文辞

毛泽东作为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宗师,不仅创造了新文风、新文体,还创造了许多闻名遐迩又朗朗上口的名言金句,成为广为传颂的新词语。

以“老三篇”为例。《纪念白求恩》写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里的两个“极端”和“五个人”,从此成为党的先进性的标杆。《为人民服务》是他纪念警卫战士张思德的讲演。此后,“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座右铭,也成为包括周恩来在内的许多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终身佩戴的徽章。《愚公移山》是党的七大闭幕词,讲了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这个寓言也成为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为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相关阅读: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永泽受贿案一审获刑十四年 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