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天成印刷填补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国际空白——
“纳米+印刷”排放无污染
(记者马心依陈志洋实习生彭悦)将一块纯铝变成印刷机里的核心组件——印刷版材,一共需要几步?在普通印刷版材生产线上可能需要五步,但是在纳米绿色印刷版材生产线上,只需要两步。
走进华北地区最大的印刷文化信息载体的生产基地——承德天成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成印刷)的纳米绿色印刷版材数字化车间里,没有刺鼻的化学药水味,数字化生产车间内只有零星几个工人在检查材料,制版机里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着一张张光滑到“能反光”的印刷版材。
“通俗来讲,印刷版材就相当于老相机里的‘底片’,大家在用印刷机的时候要用电脑把我们想印刷的图文信息复制到印刷版材上,才能再上机印刷,就相当于相机把人像呈现在‘底片’上才能洗出来‘照片’。”走在生产车间里,天成印刷的生产经理杨宗国从制版机里拿来了一块刚切割好的印刷版材递给记者看,“没有‘底片’,肯定也就没有‘照片’,这就是印刷版材的重要性。”
“我们纳米绿色印刷版材数字化车间建成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制作成本也低了,最重要的是没有污染排放,更加绿色、环保。”杨宗国告诉记者,绿色印刷的“终极秘密”就藏在这条生产线上。
“看,这里画着的是传统的制版过程。”杨宗国指着生产线旁的“传统生产线工艺流程图”说,“用纯铝经过开卷后除油,然后经过交流电进行粗化处理,形成多层次的砂目,再用直流电在铝板表面形成高韧耐磨的氧化膜。这种氧化膜上会有蜂窝状的孔隙,所以要继续进行亲水封孔处理,再用高精度挤压涂布机涂胶,形成感光层,用来进行印刷的曝光和显影处理,最后经烘干后才可以分拣、码垛、取用。”
杨宗国告诉记者,印刷版材的感光层是印刷工艺的支撑载体,因为感光层上保留的是需要印刷的图文信息。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至少要经过以上五个步骤才能生产出印刷所需的版材,在铝板的表面处理工艺段需要用到1.1%—1.2%稀盐酸作为电解质来打造砂目层,在氧化工艺阶段需要用到18%—20%稀硫酸作为电解质来形成氧化膜层,消耗多、成本高,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盐酸、硫酸的废液,化学污染隐患较大。
面对困难与阻碍,天成印刷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采用纳米技术建成了世界首条免砂目纳米绿色印刷版材生产线,填补了纳米材料绿色印刷的国际空白。
“我们的‘黑科技’就是‘纳米涂层’,也可以叫‘亲水层’,里面是纳米级粒径的固体颗粒。假设要印刷一张报纸,在以前,文字部分可以直接喷墨,空白的地方还要用显影水‘洗掉’,现在有了纳米亲水层,咱们印刷版材的制作流程减少了一半多,能直接在光滑的纳米层上喷墨,空白的地方不附着墨水,不用进行粗化处理,也不用曝光显影,节省水电资源,也没有污染排放,一举多得!”
亲水不着墨、亲墨不着水,就是“纳米+”涂层神奇之处的完美写照。天成印刷通过特定的涂布工艺在铝板表面构造出特殊的微纳米结构,从而实现印刷过程对水和油介质的浸润性调控。在印刷版生产过程中实现免砂目处理,改变传统的化学处理过程,实现了印前、印刷到印后的全产业链的升级,解决了制版过程中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也为后续的印刷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之前相比,产品日产量提高15%,生产效率提高20%,运行成本降低12%,版材一级品率达92%以上,产品不合格率降低60%。”得益于先进的技术设备、高质量的产品及周到的服务,天成印刷的产品已远销越南、韩国、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且深受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我们将一直秉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承接京津、协作共赢的战略目标,不断做强、做优。凭借资本、科技、管理、人才优势续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为中国印刷版材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杨宗国对绿色印刷版材的未来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