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当科幻电影情节“接入”现实 新质生产力赋能千态百业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来看系列报道《新质生产力观察——向未来出发!》,今天(12月26日),我们要关注的是一种叫做脑机接口的技术。所谓脑机接口,其实就是通过设备捕捉到人类的脑信号,然后让机器来执行相关指令。是不是感觉非常梦幻?如今在广东、浙江等地,这种仿佛科幻电影的情节,正在一步步“接入”现实。

当科幻电影情节“接入”现实 新质生产力赋能千态百业

能抓、能握、能牵手……眼下这款智能仿生手可是明星产品,它可以提取手臂上微弱的肌电和神经电信号,识别运动意图,做到了“手随心动”。

总台记者何俊儒:所以需要把它弄紧。

强脑科技展厅讲解员袁梓贤:对,就是让它贴紧我们的皮肤。我们现在可以做个小实验,握拳,握拳,就像刚刚这样握拳,对,慢一点。给你一个力的阻挡,做这个张开的动作。

眼下,像这样的脑机接口产品不在少数。这位实验员正在给志愿者戴上采集脑电的头罩,它可以收集大脑发出的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脑电图谱,通过波纹的浮动来判断人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当科幻电影情节“接入”现实 新质生产力赋能千态百业

深圳中科华意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都展宏:它就可以像画地图一样,把我们看不见的那些电信号给它画出来,在这个图上面就可以显示,我们才能去找到出问题的区域和工作得比较好的区域,对它进行增强辅助的效果。

不但可以检测出人脑的专注力,脑机接口设备还可以利用这样的“专注力”来控制外设设备。

当科幻电影情节“接入”现实 新质生产力赋能千态百业

总台记者何俊儒:我们现在也进到了这样的一个专注力训练的房间,我们可以试一下。那我们可以看到这边的画面,画面中显示了一个像这样的篝火的一个视频,通过我的专注力的不断提升呢,这个篝火里面的火苗会燃烧得越来越旺。可以看到在左上角有一个我对应现在专注的分数。

目前,脑机接口在医疗、科研方向得到了应用,从渐冻症、脊髓损伤等运动障碍类疾病,到癫痫、疼痛管理等神经调控方向,再到抑郁症、强迫症等精神类疾病,都已经有了进入现实的可能性。

当科幻电影情节“接入”现实 新质生产力赋能千态百业

在家居生活中,像用脑电信号智能调节灯光、控制平板电脑等,新的应用场景也已经出现。

脑机产业:尚在早期“探索”阶段

今年九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对外宣布,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关于未来产业创新的工作,主要聚焦四个方向,脑机接口就是其中之一。眼下,在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究竟如何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观察。

记者走访了多家与脑机接口相关的科研机构、企业,提到产业目前的状况,一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脑机接口的科学研究进展很快,但是产业目前还处在早期的“探索”阶段。

当科幻电影情节“接入”现实 新质生产力赋能千态百业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并没有办法真正实现,绝大多数的脑机接口产品还是面向神经疾病的治疗,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还不是特别多。

从事脑机接口研究,在很多人看来,前景广阔,但面对记者的镜头,不少从业人员坦言,当下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脑机接口涉及产业链条很长。产业链上游包括脑机采集设备、芯片、数据库、算法,中游包括脑机采集平台和脑机接口设备等,下游则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一个公司要完善自己的供应链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家公司用了八年时间。

当科幻电影情节“接入”现实 新质生产力赋能千态百业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产业,资金也是困扰企业的难点之一。一个脑机接口项目从立项到做出工程样机,大概需要三年时间,从工程样机到做完临床试验,顺利的话,可能需要五年左右。整个项目大概需要八年的时间,这期间,公司的研发成本至少上亿元。这还是顺利的情况,一旦技术路线、研发出了问题,很可能遇到项目失败或者更长的周期。

脑机接口产业之路该如何走

毫无疑问,脑机接口未来有着巨大发展潜力,但是眼下还处于发展的孕育期。面对这种对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带动作用的前瞻性新兴产业,要如何营造好的环境,让它能健康快速成长呢?我们继续来看。

当科幻电影情节“接入”现实 新质生产力赋能千态百业

斯万教授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智慧生物医疗器械领域科学家,5年前,他来到中国组建了实验室,还创办了脑机接口企业。他告诉记者,正是看中了中国的孵化机制、执行速度等优势,另外还有市场规模和工业基础等。

在调研中记者发现,不少地方都发布了培育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很多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投入到研发活动中。

当科幻电影情节“接入”现实 新质生产力赋能千态百业

在深圳,2022年资助未来产业领域科技项目达数百个(250),拨付科技研发资金超20(23.74)亿元。

在江苏,下达2023年度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数亿元。

在浙江,目标到2035年打造5组未来产业国际公共专利池,构建5个以上规模超千亿元的未来产业集群。

政府的支持固然重要,对于脑机接口这种对科研要求极高的产业而言,更应该找准发展路径。

潘纲告诉记者,科研机构和产业的结合,可以避免研发走弯路,减少研发时间。而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在各地对于未来产业的规划中都提及要“培育产业集群,深化产业开放合作”。面对技术要求高、研发周期长的“未来产业”,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不仅仅需要产学研的密切联动,产业中各个领域的开放共享也会加速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

当科幻电影情节“接入”现实 新质生产力赋能千态百业

脑机接口这个曾经的冷门,如今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尤其是今年,脑机接口有了发展新动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产业推动,各个创新科技巨头也开始涉足脑机接口行业,推动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的确,激动人心的技术前景,确实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挑战和困难,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突破的,需要无数科研人员坚持用科学态度去解决。恐怕也只有这样,脑机接口这一新生事物才能走得长远,走得稳妥。

相关阅读:
外交部: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巴以停火止战 老北京的“行业对”是历史的见证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