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网友称B站“反诈”UP主涉诈骗,警方已立案侦查,被骗者涉多人

12月2日,林先生发布了一条视频,称bilibili弹幕网UP主“欣赏哥哥”刘某因涉嫌诈骗已被警方控制,呼吁受害人尽快配合警方统计人数、金额。

林先生告诉红星新闻,截至2023年12月7日,和他取得联系的受害者已有109人,“肯定还有更多”。据他了解,目前已知受害人中,被骗金额最多的为180万元,其次是自己被骗59.2万元。

林先生向红星新闻出示了其所在地——福建省泉州市警方出具的立案通知书,其中写明,2023年7月27日,泉州市公安局泉港分局就林先生被诈骗一案立案侦查。林先生称,目前案件已交由刘某所在地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刑侦大队负责受理,截至发稿前,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方面未就刘某涉嫌诈骗一事进行回应。

▲林先生发布视频称,刘某已被警方控制

▲林先生发布视频称,刘某已被警方控制

“做反诈视频起家”

“欣赏哥哥”刘某的个人账号于11月26日发布一条文字动态,“请各位受害者尽快联系当地警方配合调查”。在这条动态下的数百条评论里,多名网友称,“欣赏哥哥”早期靠做DNF游戏反诈宣传成名,后面开始推出代打装备、代练等业务,并对粉丝以各种名目借钱。

林先生向红星新闻表示,他算是刘某的“老粉”,早在2020年左右,他就开始关注刘某的B站账号。那时,刘某的视频内容中不少都涉及反网络诈骗的内容。

在刘某2020年4月27日发布的视频“网站进行交易特别注意这几点,一不小心就被骗”中,刘某分析了几类游戏交易常见骗局。林先生坦言,刘某的“反诈”UP主身份,是自己轻易迈入对方骗局的原因之一,“他是做反诈骗视频起家的,我也因此对他放下了防备,导致被诈骗”。

林先生称,2023年6月,刘某找到他,称有一个游戏项目需要资金,以投资名义向其“筹措”59.2万元。6月30日,刘某称自己合作的“合伙人”卷款跑路,林先生投的钱追不回来了,和刘某交涉无果后,林先生向所在地公安局报警。

▲受害者群内对于刘某套路的讨论

▲受害者群内对于刘某套路的讨论

开始维权以后,林先生通过B站发布视频寻找其他受害者,在交流过程中,拼凑出了刘某套路的一部分。在一个名为“刘某案件沟通”的群聊内,另外几名受害者称,曾在刘某口中听过林先生,那时,刘某告诉他们林先生是所谓“手游服务器供应商”,并称林先生欠了刘某钱,“我们受害人聚在一起才发现,刘某给我们都有不同的备注,每个人在他那都有‘角色’”。

林先生称,泉州市公安局泉港分局于7月就其被诈骗一案立案侦查,案件目前已交由刘某所在地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刑侦大队负责受理。红星新闻就此事联系了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方面,但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应。

▲林先生提供的立案通知书

▲林先生提供的立案通知书

部分游戏的随机机制滋生乱象

红星新闻联系到的另一名受害人芮先生表示,自己被刘某以“过桥”为由骗取了5万元,据他在群内和其他受害者了解到的情况,刘某会在同一时间向多名受害者以相同名目骗取财物,“他跟张三说有一个合作,可能需要3万,到时间他会告诉你合作方跑了,相当于虚构一个合作方出来”。除了通过将其他受害者包装成“合作方”,刘某还会把不同受害者与他的转账记录互相转发,以增强其“合作项目”的可信度。

和林先生一样,对于刘某,芮先生起初是充满信任的。

根据刘某的个人账号,在通过“反诈”、游戏直播等方式获取一定粉丝基础后,刘某曾经尝试依靠其所擅长的DNF游戏进行变现,那时,代练、装备代打,尤其装备“增幅”是刘某主要的营收项目。

据芮先生介绍,“增幅”是DNF游戏中一种道具强化机制的代称,与普通的强化不同,“增幅”的相关游戏资源获取门槛更高、具有更大的随机性,这也导致“增幅”道具具有更高的稀有性。刘某曾经推出的服务中,对于代打装备,尤其“增幅”,有一类较为热销的品类,被称作“包增幅”。

所谓“包增幅”,是指买卖双方约定一个“打包价”,买方一次性支付某个价格,卖方则按买方要求打造指定属性的装备,按芮先生的理解,这类似于一种“对赌”,“如果投入的资源低于价格,卖家就有盈利的空间,如果高于价格,卖家就要自行补足,有点类似于赌石”。在芮先生印象里,刘某提供的服务不错,“挺诚实守信的,业务有一些也挺好”。

网友称B站“反诈”UP主涉诈骗,警方已立案侦查,被骗者涉多人

对此,林先生则给出了不同的评价,在发现自己被骗以后,他开始梳理刘某三年来的变化,认为在推出“包增幅”等服务时,刘某就有了诈骗的迹象,“早期除了‘包增幅’,还有‘Q币慢充’这些,都被他用来诈骗”。

“Q币慢充”,也是网络游戏的术语之一,指用较大的折扣进行充值。林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这种服务一般会默认48小时内到账。据他了解,刘某推出的部分“包增幅”“Q币慢充”项目,在2020年左右就出过问题,“他只是拿这个名目收钱,收款到一定数目就会跟受害者说‘合伙人’卷款跑路没办法充值,2020年那会儿半真半假,会跟少部分人说被跑路了。”

实际上,“包增幅”类机制衍生出诈骗等问题,并非孤例。在游戏领域,这类由随机机制衍生出的乱象催生出了专门的术语“皮肤赌博”——在知名游戏《CSGO》中,由于价值较高的装备涂装(皮肤)仅能通过“开箱子”正常获取,高度依赖随机性,甚至衍生出了以这些珍惜皮肤装备为赌注的网络地下赌场。

红星新闻注意到,2023年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二十七条提出,网络游戏出版经营单位在提供随机抽取服务时,应对抽取次数、概率作出合理设置,不得诱导网络游戏用户过度消费。同时应为用户提供虚拟道具兑换、使用网络游戏币直接购买等其他获得相同性能虚拟道具和增值服务的方式。

限制网络游戏道具的随机性,对于类似“包增幅”“开箱子”衍生出的网络交易骗局,以及这背后可能存在的灰色产业,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遏制作用。

款项流向何处?

截至2023年12月7日,刘某的受害者群内已逾百人。

在红星新闻接触到的受害者中,芮先生是最早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的。

根据其向红星新闻提供的裁决文书,2023年2月23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裁定芮先生与刘某之间的借贷关系成立并生效,要求刘某偿还5万元欠款,并负担芮先生的律师费、开庭审理费用,截至发稿前,芮先生依然未能追回这些款项。

▲芮先生的裁决文书

▲芮先生的裁决文书

在这份裁判文书中清楚写明,2022年3月15日,刘某向芮先生借款5万元,许诺利息3000元,一个月后归还,“就过个桥”并表示实际还款不需要一个月,“可能提前”。随后,芮先生通过两张银行卡,分别向刘某转账2万及3万元,这其中,3万元的一笔为芮先生贷款出来的钱。

直到2022年4月13日,即两人约定还款期限的两天前,刘某依然未进行偿付,芮先生联系刘某进行协商,提出可以分期付款,“截止2022年5月30号24:00前,还贰万给我后续自2022年5月后每个自然月25号还壹万”,并表示“再次逾期我只能走法律途径的起诉流程了”。

这之后,到约定时间刘某仍未还款,芮先生与他再次协商,刘某称自己的“合伙人”失联,并让芮先生去起诉,“起诉吧,到时候我这边积极配合,我卡里面如果到时候有收多少钱,他就会挪多少,挪清了就好啊”。

▲芮先生提供的笔录

▲芮先生提供的笔录

芮先生起诉后,才发现刘某名下并没有足够的可执行财产。芮先生出示了一份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谈话笔录,这份笔录显示,2023年7月18日,芮先生前往该法院要求对刘某进行强制执行,该院回复称“我院依法查询被执行人名下财产,只冻结到几千元”。

而根据芮先生从其他受害者处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在他申请对刘某的银行账户等进行冻结后,刘某依然在行骗,至于骗来的款项,则转入了非刘某名下的微信、支付宝等账号。知道刘某被以涉嫌诈骗立案侦查后,芮先生希望自己的情况也可以被一并调查处理,“如果我起诉他那个时候,在他评论区发一些对应的信息,可能没有那么多人被骗,但我作为一个普通人,那会儿也没办法证明他是在诈骗。”

红星新闻记者周炜皓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阅读:
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名单(第一批)公布,含657种药品 游客称新疆喀纳斯网红小狐狸疑因投喂死亡 景区:暂未收到消息,需专业诊断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