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房保险助力受灾户住新家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提高保障额度、调低自筹标准、扩大覆盖范围——

农房保险助力受灾户住新家

(记者张艺萌)“明年五一我们就能搬进新家了!”涿州市刁窝镇万全庄村村民付继军说,“我家新房从挖槽动工到封顶作业,工期比预期提前了十多天,房子重建得这么快,多亏有农房保险这样的好政策。”

今夏的洪涝灾害使得付继军家的老房子受淹损毁,由于房屋修建时间比较久远,实在无法修复,只能选择重建。如今,付继军家的新房已经封顶,安装了铝合金窗框,等着明年天气转暖,把窗户装上,室内抹上灰,再接通水电,置办些家具家电,就能入住了。

“灾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部门和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很快就上门查看、核实定损。”付继军告诉记者,房子受灾后,他很快就收到了政策性农房保险理赔款,缓解了他建房的资金压力。

农房修复重建,承载着人民群众最殷切的期盼。政策性农房保险是党和国家实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在分散自然灾害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在全省范围推广政策性农房保险项目,通过引导社会力量资金参与救灾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创新了政府减灾救灾工作模式,为群众编织了一张防灾减损保障网。”河北省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李新玲介绍,组建省应急管理厅以来,为充分发挥农房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在保障民生需求、放大财政资金效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河北省持续对农房保险政策进行优化提升,对保险责任和保额进行适度扩展和提高。

其中包括进一步提高房屋保障额度,每户房屋保额提升至4万元;增加室内财产保障,每户室内财产保额5000元;增加人身安全保障,保障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参保地区人员(含非常住人员)死亡,对遇难人员家属给予抚慰金5万元。

为进一步减轻参保农户经济负担,有效增强政策性农房保险民生保障作用,自2024年起,调整政策性农房保险出资比例,在维持原保费不变的情况下,将原农户自筹标准由2元调整为1元,减少费用统一由省财政负担。

同时,河北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房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群众灾后受保障程度,不断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升受灾群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切实保障民生需求。

为了让受灾农户在最快时间收到理赔款,各参保县区应急管理部门作为农房保险实施主体,均同保险机构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基本实现24小时热线报案出险,接险后组织专人现场勘查,勘察定损后迅速赔付到户,农房保险出险理赔效率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全省政策性农房保险参保县区数量扩展至171个,保障农户数量达1400万户,基本覆盖全省98%以上农户,提供年度灾害风险保障金额6300亿元。

据介绍,今年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河北省应急管理厅积极协调人保、太平洋、中华、平安、大地、燕赵、人寿等政策性农房保险承保机构,及时对倒损房屋做好赔付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政策性农房保险赔付和预赔付案件5.12万件,赔付和预赔付金额17.11亿元,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农村居民住房灾后重建资金保障能力,减轻了农户灾后经济负担。

“2024年,我们将推动政策性农房保险实现全覆盖,为全省农户提供更好灾害风险保障,让政策性农房保险惠及更多群众。”李新玲表示。

相关阅读:
我省高校面向国际招才引智 “全面创A”引领钢铁企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