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桂林:深化工程建设领域以案促改促治

“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真悔罪……”近日,桂林电视台《爱廉说》通过9分钟的视频,揭露了该市资源县交通运输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万明在任内堕落的全过程,并剖析了案件背后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及深层次原因。

用好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是持续深化以案促改、系统施治,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载体之一。桂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利用工程建设领域案件中的警示教育资源,通过拍摄警示教育片、督促案发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和治本功能,为营造建设工程领域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保障。

在查办典型案件的同时,坚持把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促进改革、完善制度贯通起来,做到审查调查与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同步推进。该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恭城县委原书记邓晓强、资源县委原书记韦绍艺、永福县委原书记廖照德等一批典型案件,查处的腐败案件涉及“一把手”,暴露出县(市、区)在工程建设领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地方政治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对行业积弊“揭盖子”“挖根子”,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聚焦各级“一把手”、领导班子成员,聚焦主管部门、监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领导干部,盯紧盯牢决策审批、招标投标、建设管理、质量监理、预算结算、竣工验收和物资采购等重要环节,在全市分层级分系统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健全从源头到末梢的全过程管控机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如针对韦绍艺案暴露的共性问题和体制机制弊病,该市纪委监委及时督促资源县整改完善,推动“两个责任”一体履行。对于韦绍艺“一把手”变“一霸手”、盲目决策大搞政绩工程问题,该市纪委监委持续抓好纪委书记同下级党组织“一把手”谈话制度落实,推动形成“室地结合、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监督格局,资源县制定下发《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谈话工作规则》《资源县委“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等。

同时,用好用活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是桂林市纪委监委做实做细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举措之一。该市利用《爱廉说》电视栏目,先后推出《借拆迁之名行受贿之实》《欺上瞒下合伙贪污土地转让费300余万》《隐身幕后当影子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等靶向治理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建设系列报道,活用身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不断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桂林电视台通报的典型案例,发生在自己身边,揭示从一杯酒、一餐饭等小事小节滑入严重犯罪泥潭的过程。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吸取教训,以案为鉴。”观看了《清廉桂林》靶向治理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建设系列报道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案例,一句句声泪俱下的忏悔,犹如一声声警钟,让他们深受警醒。(桂林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 桂林:常态化学习培训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提质增效

    “在制作笔录时,对于有些情节的表述必须具有排他性,如果存在模糊或者不严谨的表述,要及时进行排除,确保案件事实不产生歧义……”这是桂林市全州县监委委员卿勇,在 2024-05-20
  • 桂林:以案为鉴筑牢拒腐堤坝

    “在廉政教育基地,我们集中观看了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余昌文、资源县委原书记韦绍艺等典型案例,很受教育警醒。”近日,桂林市委宣传部组织了200余名党员干部 2024-01-02
巡察故事|追回代垫的电费 2023年1-11月全国吸收外资1.04万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