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纪委监委推出“一把手”话清廉活动,组织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面对镜头诺廉述廉,谈如何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图为兰溪市纪委监委对“一把手”诺廉事项开展回头看。陈昱朱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纪委监委把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摆在突出位置,紧盯关键少数、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强化日常监督。图为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辖区企业了解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履职情况。陈欷摄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督促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实践中,如何聚焦“关键少数”,把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提升监督实效、持续释放治理效能?我们采访了三位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
本期嘉宾
刘云娥云南省保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陈学东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何锋四川省万源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
注重发挥监督关口前移、抓早抓小的作用,推动对“一把手”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记者:“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一旦违纪违法,极易产生催化、连锁反应。实践中,如何细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措施?
刘云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难在具体、贵在经常、关键在落实。我们注重发挥监督关口前移、抓早抓小的作用,在做实做细警示教育、形成监督合力、构建立体监督体系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着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实践中,结合本地查办的典型案件、文化特性、区域特点,通过编排剧目、现场演绎、随机问答、纪法解读等方式,一季一主题,分领域、分专题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增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探索破题同级监督,出台市纪委书记与同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廉政谈话提醒制度,全面梳理班子成员分管部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力问题,量身定做方案,开展廉政谈话,督促履行“一岗双责”,压实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做到责任早压实、问题早发现、苗头早提醒。今年,同级谈话提醒在保山市县乡三级全面铺开。建立“一把手”监督立体格局,对梳理的“一把手”权责清单、风险清单加强监督,着力发现权力运行、责任履行、廉洁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党委书记抓日常教育提醒,用好用活谈话提醒。纪委书记抓常态化警示教育,灵活运用“四种形态”抓监督。纪委监委、组织部、干部和家属对“一把手”廉洁作风、履职情况、“八小时外”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一把手”进行精准画像,汇聚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
陈学东:强化“一把手”监督,既要咬耳扯袖,又要有雷霆手段。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我们把查办案件作为让监督“长牙”“带电”的坚实后墙,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今年我市连续查办一批开发区建设、招标投标、绿化工程、医疗卫生等领域市管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其中“一把手”或曾担任过“一把手”的领导干部5名。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效,突出典型案件的警示作用,连续4年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播放当年查结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片,安排案发单位“一把手”发言、谈体会,组织市县区和市直单位领导干部参会接受教育。抓实日常监督,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把知纪守纪放在首位,组织编印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读本,对容易违规用权的问题进行纪法解读,督促各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学好用好读本,做到严以自律,以“关键少数”的示范管好带好单位中的大多数干部。充分发挥巡察监督政治体检作用,深入了解被巡察党组织“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情况,对发现问题或后续整改不力的,依规依纪依法追责,督促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
何锋:“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作为“关键少数”,是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我们着力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同向发力,把运用“四种形态”作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有效抓手,特别是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通过谈话提醒、政治生态研判、述责述廉、动态更新廉政档案、严督实导民主生活会、开展“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监督等方式,紧盯重要事项、重要节点、重要领域强化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比如,紧盯决策运行全流程,抓重要事项监督,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出席或列席各级党委(党组)会议,聚焦“两个责任”“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落实情况等强化监督,对不符合程序规定的现场提醒,提出整改意见。事后,选取重点问题、关键事项跟踪检查,纠正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问题。紧盯干部成长全周期,抓重要节点监督,积极开展任前谈话促廉、以考学廉、承诺践廉,任中开展述责述廉、检查考核、决策监督,离任进行规范交接、审计“体检”、禁区提醒。紧盯系统治理全链条,抓重要领域监督,坚持查办案件力度不减,深入纠治招投标、粮食购销、国有企业等领域“顽瘴痼疾”,深挖案件背后的典型问题、制度漏洞,彻查腐败背后的风险隐患和权力运行问题,形成发现问题、严肃查办、警示震慑、完善治理工作闭环。
坚持系统思维,把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融入各类监督,提高监督综合效能
记者: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进一步树立系统思维,贯通协调各类监督,防止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实践中,有哪些积极探索?
刘云娥:我们充分发挥市委反腐败协调机制作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健全线索移交、措施使用、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建立政法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工作制度,促进党纪政务处分和刑事、行政处罚有效衔接。加强巡察工作与审计工作的协调配合,推动市委巡察机构与市审计局工作协调试行机制的细化落实,强化在情况通报、任务协同、综合协调、人员协作、查阅审计资料程序等方面进行协作联动,实现对“一把手”全方位、多途径监督,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让监督有质更有效。同时,按照“四下基层”的要求,持续开展“开门大接访、基层大下访、入户大走访”工作,最大限度受理群众信访和举报,全面分析研判涉及市县乡村四级“一把手”信访举报现状,增强监督针对性。围绕强化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聚焦“八小时外”,逐步完善对“生活圈”的监督。邀请家属参加警示教育、旁听庭审等,引导家属共建廉洁家风。
陈学东:系统思维运用到纪检监察工作中,需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善于和其他监督有效结合,以发挥最佳效应。我们坚持在更好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上下功夫,促进纪检监察、组织、审计、财税、执法司法、巡察等监督资源有机融合,使监督合力在具体案件办理、具体问题处理上充分体现出来,杜绝机制不畅、大而化之,通过多领域多部门贯通融合的监督实效,持续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如,我们开展“巡审纪”联合监督过程中,市委巡察发现某市直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遂请审计介入,进一步查清形成具体线索,市纪委监委展开审查调查,留置2名科级干部,立案1名处级干部,对案件暴露出的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严肃问责该单位“一把手”。
何锋:我们探索建立监督信息平台,加强与巡察、公安、信访、金融、税务等部门的数据信息共享,全面应用系统查询、统计、对比、分析、预警等功能,推动大数据监督与日常监督深度融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进行精准“画像”,将数据力量转化为监督效能。构建“纪巡财审”四方联动监督机制,坚持纪委监委牵头、财审先行、巡察跟进四方联动,建立信息沟通、案件移送、协作配合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力量整合、线索移送、问题整改、结果反馈、成果运用同向发力。开通“民声直达车”,推进“阳光问廉”进乡村活动,督促“我向万源人民报账”,开展媒体暗访曝光、“一把手”台前报账、群众现场质询,引导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体化监督格局。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做深做细做实为着力点,推动监督有形又有效
记者: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任务。实践中,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刘云娥:针对“关键少数”的监督,要破解监督对象接受监督不自觉、监督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就监督对象自觉性不高的问题,我们着力拧紧思想“总开关”,加强廉洁教育,深入挖掘保山历史文化资源,梳理文化脉络,提炼廉洁元素,创作廉洁文化作品,串点成线培育具有保山特色的“廉行线路”,强化正面引导,同时,以“一把手”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作为活教材,强化警示震慑,推动“一把手”谨慎用权。就监督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我们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事项具体化,列出“一把手”重大决策方面“实际权限”的监督清单,“一把手”得到提拔重用时、出国考察时等“重点时间”的监督清单,“一把手”在工程招标、项目审批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清单,实现监督重点从“盯人”向“盯权”转变,推进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陈学东:从实践来看,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上级“一把手”非常关键。我们建立了廉情抄告机制,每半年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追责问责等情况,以清单形式报告市委书记,并按分工抄告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市党政班子成员收到廉情抄告单后,及时对相关单位“一把手”开展廉政谈话,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廉政教育,从严督促整改、堵塞短板漏洞。今年以来,已向市委书记及市党政班子成员报送廉情抄告单16份,有力协助市委书记加强对下级“一把手”和同级班子的监督,也为市党政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提供便利。廉情抄告是多种监督成果的集中展示,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持严的基调不变,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依规依纪依法办案,一体推进“三不腐”,充分释放监督执纪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何锋:实践中,还存在监督靶心不准、方法老套、浮于表面,对“八小时外”的监督措施不多等方面问题,我们深入剖析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采取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责任追究,督促“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职尽责担当。完善政治生态监测评价预警工作体系,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开展政治生态状况动态监测、分析研判、实时预警、反馈整改、综合评估,形成工作闭环。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开设村(社区)基础班、乡镇(街道)提能班、市级研修班,建立“师徒结对”制度,大力实施片区协作监督、“室组地”联动监督,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视野格局、政治素养。(记者李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