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消防队旧址重现记忆中模样

“这个原色水泥门头、锈红色大铁门,跟我们记忆里的消防队一模一样。”近日,居住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老街的王大爷对前来回访的检察官表示,他见证了老街消防队旧址整修前后的变化。

2021年9月,滨湖区检察院检察官周瑱和同事们在走访中发现,位于滨湖区老街的消防队旧址部分地板坍塌,屋顶摇摇欲坠,因年久失修随时有全面坍塌危险。周瑱仔细观察门口的历史建筑标志牌后,发现这座“老房子”已入选无锡市区第二批次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属于历史文化遗产。

“这座消防队旧址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市政设施建设代表性建筑,见证了那段艰苦岁月里的消防工作。但现在不仅外观失去了当年的风范,建筑结构也出现诸多问题,甚至给周边建筑带来消防等各方面安全隐患。”鉴于此,周瑱认为应当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滨湖区检察院检察长舒广权听取汇报后,带头办理此案,并带队赴现场调查。经进一步调查,办案组发现,由于历史区划调整,消防队旧址当前地理位置与产权分属两个区的不同街道,维护管理职责存在争议,可能影响后续修缮。为更好地拯救这座历史建筑,该院就旧址的维护修缮责任主体确定问题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经反复论证厘清了职能部门法定职责,并最终确定了主管部门。同时,办案组就该案涉及市级职能部门这一情况向上级院汇报,并经上级院指定管辖后,于2021年9月、10月先后向市、区两级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责令使用人停止违法行为、指导属地街道办及时履行维护修缮义务等。

收到检察建议后,市级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组织市、区、镇等不同级别的5家行政机关及文物、古建筑领域专家,就该历史建筑修缮方案、修复标准、资金保障等议题召开评审会。为监督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周瑱也应邀参会,并针对历史建筑修缮、监管保护所应遵守的法律规定提出相关意见。最终,评审会按照“应保尽保”“修旧如旧”原则制定了修缮方案。地方政府按评审会确定的方案,投入40余万元进行修缮,并与检察机关建立行政监管与公益诉讼联动机制。检察官持续跟进,监督工程进度。经过一年的修缮,工程终于竣工,并通过了专家的评估验收。

工程竣工了,群众是否认可?2022年12月,舒广权主持召开公开听证会,就该案诉前检察建议整改效果进行评估。

“受损建筑物按‘整旧如旧’的标准进行了修缮,‘脏乱危’现象有效改善。”“建议后续改造可恢复周边环境历史风貌,与附近不同时期历史建筑相互协调,达到交相呼应的效果。”听证会上,滨湖区人大代表马俊龙等多名听证员发表了听证意见。经评议,听证员一致认为行政机关已整改到位,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结合听证员的意见,滨湖区检察院认为行政机关已全面采取整改措施依法履职,消防队旧址存在的安全、灭失风险等得以消除,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护。最后,舒广权宣布该案终结审查。

[版面编辑:郭琦]

相关阅读:
江苏无锡滨湖:检察建议助力保护老街消防队旧址 上海宝山:拆掉大石柱,人行桥让残疾人无碍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