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自2017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入市约100家。已入市的境外机构覆盖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3.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末增长了近200%。

各类型的境外投资者均积极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投资。其中,境外主权类机构等中长期投资者长期看好中国债券市场,持债量占比达七成;全球前百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约90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

2019年以来,我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为我国债市引入了数千亿美元的跟踪指数资金。目前,我国债券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GBI-EM)已达到国别最大权重,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BBGA)、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中的权重均超过纳入时的预计权重,充分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金融市场持续扩大开放以及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总台央视记者孙艳)

此前报道:财政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5日电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穆迪评级公司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问:穆迪指出了我经济增速放缓风险,如何看待今年及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情况?

答:今年是中国经济从疫情冲击中恢复的第一年,成功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不同季度之间经济恢复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持续回升向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提升,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29.8%,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近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预测都显示,中国可以实现增长5%的预期目标。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有强大的国内市场,14亿人口,4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需求潜力很大;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疫情疤痕效应逐渐消退,经济循环将进一步畅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这些将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央行12月6日开展240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7天 捷龙三号如何在海上完成发射?发射船上都有啥?记者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