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第四届社保管理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来源:央视网

2023年11月30日,主题为“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第四届社保管理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我国建立一项崭新的社会保险制度掀起新篇章。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先后在49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截至2022年末,已有1.7亿人参保,超过120万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2023年是试点“交卷年”,相关部门正在加紧政策出台前的规划研究,建立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进入倒计时。

本次论坛聚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主旨演讲、专题演讲、经验分享、圆桌论坛”四部分总结分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经验,为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言献策。

国家医疗保障局原副局长陈金甫认为,长期护理保险未来应该积极探索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探索统一规范的保障标准体系和专业独立的评定机制、探索建立在战略性购买理念下的长护保险基金支付方式、探索全责全职全流程并逐步实现法人治理的新模式。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人口发展处处长王谈凌指出,国际经验可借鉴,但不可照搬,并建议长期护理保险建设要充分考量、审慎为功,需要关注长期护理保险的建立时机、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外部溢出等问题。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杨菁说,北京市石景山区作为长期护理保险先行试点区域,在试点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城乡筹资标准、失能评估标准多样性、服务需求与服务内容匹配度、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经办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和挑战。未来北京将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框架、明确评估体系、理顺“评估-服务”逻辑关系、提升经办能力、加强护理服务人员培训和服务监管等方面继续开展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长护险有五个方面问题需谨慎对待:在功能定位上,受益人是否仅限定为老年群体?在运行模式上,参保范围是否限定为城镇职工?在保障模式上,应采取一体化保障还是分类保障?在筹资模式上,筹资水平、缴费模式、征收模式和筹资原则如何设定?在服务模式上,应提供现金给付还是现场服务?他还提出制度定位的“两阶段推进”:第一阶段是2035年之前,第二阶段是2035-2050年。“两阶段推进”主要来自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为此,49个试点城市要设立“两阶段推进”过渡期,并尽快推向全国。

此外,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交流、探讨,为未来制度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阅读:
中国纪检监察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太湖今年总磷浓度同比下降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