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开幕式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开幕式上,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正式成立。
图为在开幕式上,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宣告成立。中新社记者张亨伟摄
随后,会议公布了2023中国学贡献奖获奖者名单,三位学者获此奖项,分别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卜正民、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白永瑞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卓越院士马凯硕。
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创设于2010年,旨在推动海外中国学的发展,致敬为中国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弘扬世界中国学优异成果,促进海内外中国研究的交流,是当下国际中国研究的最高奖项。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著有《邓小平时代》等作品的傅高义,英国汉学家、剑桥大学荣休教授鲁惟一,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等多位知名学者都曾获颁此奖。
“我从酒店窗户看外滩,感觉看到了纽约”
24日,卜正民在致获奖词时说,“这大概是我50年前以多伦多大学本科生的身份,刚刚踏上研究中国之路时难以预料的荣誉。”
图为中国学贡献奖得主卜正民发表获奖感言。中新社记者张亨伟摄
虽然已成为西方汉学领域领军人物之一,但卜正民却说“在我个人的生命史中,没有什么促使我必须考虑中国”。因为当时他的家庭和中国没有关系,密友圈中也没有中国人,对中国的兴趣出于偶发。
不过卜正民也强调,没有什么兴趣是纯粹个人的或偶发的。“20世纪70代初,随着全球意识的兴起,战后世界秩序逐渐瓦解。我们这一代人开始相信,没有任何单一的文化传统足以应对世界面临的经济、政治和环境挑战;一种不依赖于种族主义或民族主义的新世界秩序将会出现。”抱着这样的需求,他将目光聚焦在了中国。
卜正民和本次论坛的“缘分”不仅仅是获颁奖项,还有和上海这座城市。卜正民对中国明朝的研究起点就在上海。
1974年至1976年,卜正民参加中加学者交换项目来到中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1975年,在复旦大学师从李庆甲教授,卜正民初次接触到晚明哲学家的著作,接触到李贽和王夫之的思想,开始对明代社会感兴趣,尤其将晚明思想研究作为其研究生阶段的研究重点。
不过已经7年没来中国的卜正民,还调侃自己中文说得不够顺溜了。对“长大了”的上海有些陌生,跟记忆中的印象不一样,“我从酒店窗户看外滩,感觉看到了纽约”。但对中国的情感却又维系着他对上海的熟悉。
“希望通过借鉴中国去反思韩国”
正如卜正民强调,没有什么兴趣是纯粹个人的或偶发的。白永瑞在阐述自己对中国产生兴趣的原因时候,直言“主要是希望通过借鉴中国去反思韩国”。
图为中国学贡献奖得主白永瑞发表获奖感言。中新社记者张亨伟摄
白永瑞是当代韩国东洋学的代表人物,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后,他开始提倡“东亚论述”,并从东亚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和现实。
“目前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全球性大转折的局面已经到来,但未来还将面临很多带有不确定性的复合型危机。”白永瑞表示,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局限性进行根本性思考已是当前的迫切需求,并由此摸索出文明转折的可能性。
“我希望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和社会在走向‘另一种普遍文明’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尊重彼此积累至今的思想和生活经验。”白永瑞说。
“增进对中国的理解,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紧迫需求”
“我一直在努力促进全球对中国的深入了解,能够得到认可,实在是一份巨大的光荣。”马凯硕在录制的视频致辞中表示,在全球共同体中,特别是在西方,增进对中国的理解,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紧迫需求,“实际上,中国愿意与美国和其他全球大国合作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
马凯硕表示,只要对中国历史稍加研究,了解中国在海外扩张方面的零记录,就能帮助美国决策者消除对中国威胁的深刻恐惧,中国没有威胁美国。实际上,中国愿意与美国和其他全球大国合作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今天的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应被视作为人类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巨大机遇。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卓越院士马凯硕。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主办方供图
作为资深外交官和杰出学者,马凯硕的真知灼见使他享誉全球。他发表过众多文章和讲话,2005年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和英国《前景》杂志共同评选为“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2009年被英国《金融时报》列为“关于资本主义未来的辩论中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人物之一”;2010年和2011年均被《外交政策》杂志推举为“全球外交政策领域顶级思想家”之一;2014年被《前景》杂志评选为“世界顶级思想家”之一。马凯硕蜚声国际,多次与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已故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一起被列入顶级思想家名录。马凯硕所获“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奖章”的颁奖词恰如其分地总结了他的杰出成就,称他是“一位酷爱历史与哲学的天才外交家、一位长于思考也能启迪人心的作家”。
来源:中国新闻网(记者李姝徵)综合澎湃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等
责任编辑:刘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