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闭环整治违法改装加油车行为

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长宋红伟

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长宋红伟

【关键词】

改装加油车一体监督溯源治理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安全生产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我院办理的一起案件入选,该案通过“线上+线下”一体监督、溯源治理,对打击改装加油车危害安全生产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改装加油车’‘定做伪装加油车’……只需添加加油枪、流量计价器、油罐等,货车、洒水车等机动车就能摇身变成加油车。”2022年1月,北京市检察院在开展成品油相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试用专项工作中发现有人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音视频宣称可以将机动车改装成加油车。作为首都互联网公益诉讼案件的集中管辖院,收到相关线索移送后,我院立即成立检察官联合办案组,对该线索进行立案调查。

检察官办案组以在京互联网平台作为调查重点,选取“改装加油车”“改装加油车出售”“伪装加油车”“黑加油车”等作为搜索关键词,通过大数据筛查、人工复核、证据固定等,最终发现位于北京市某区的8家互联网平台存在相关违法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累计985条。

伪装改装加油车属于《机动车登记规定》中不予变更登记的行为,也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禁止性行为。“黑加油车”没有审批手续和安全措施,极易发生燃爆伤亡事故,是公共安全的“隐形炸弹”。那么,发布伪装改装加油车相关信息是否违法呢?检察官办案组经过法律论证,认为在互联网上发布相关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为伪装改装加油车的违法行为提供了不良引导和实现渠道,具有传播违法信息、危害安全生产、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实危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该区文化行政部门对此负有监督管理职责。2022年11月14日,我院向该区文化行政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并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区文化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对8个互联网平台涉及发布违法信息的问题开展全面清理整治,共清理相关违法信息1800条,封禁及处理相关账号37个,关闭贴吧1个;同时,督促相关平台完善审核机制,优化搜索功能,共添加补充114组屏蔽和送审关键词、敏感词,彻底切断有害信息传播链条。

除了关注互联网平台外,检察官办案组还对提供流动加油服务的互联网App进行了调查追踪,推动相关部门对筛查出的不具备成品油经营资质的App进行综合整治,清理其违规发布的销售信息,下架相关产品。

线上发布的违法信息已经整改,可检察官办案组对于案件的思考并未停止:发布违法信息的行为虽发生在线上,但真正危害安全生产的损害结果发生在线下。在阻断违法信息传播之外,是否可以再将监管视角辐射至线下实体经营单位的相关行为呢?检察官办案组通过相关交易信息“锁定”可能涉及改装加油车和使用车载加油机提供服务的人员、公司,向河南、山东等多地交警部门移送相关线索,由此形成了打击成品油违法行为的“线上+线下”完整闭环。

网络虚拟空间已经与现实社会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全链条打击违法产业,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治理的同频共振,是检察机关优化治理成效的应有之义。我院还将持续跟进监督整改情况,确保公益保护成效可触可感可见。

(讲述: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长宋红伟整理:记者简洁通讯员韦安)

相关阅读:
高质效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贵阳观山湖:检察建议促成文物遗址周边保护性施工 微短剧出海,“霸总”是一招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