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之约 | 走近七千年前的江南水乡

文化之约

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

文化之约

猪纹陶钵,两侧各刻一只野猪图像,猪身刻有太阳纹饰。

河姆渡先民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体现了先民的生存智慧、创造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刘同华摄

河姆渡先民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体现了先民的生存智慧、创造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刘同华摄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河姆渡文化为重建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打开了一扇清晰的窗口,改变了人们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认识,实证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摇篮,河姆渡文化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中几乎家喻户晓的一支。

近日,“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向观众开放。展览展出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塔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324件(套),描绘出一幅远古江南的图景。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以余姚河姆渡遗址命名,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

这次,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猪纹陶钵、炭化稻米等文物系首次大规模进京参与国家级重磅展览,全方位、综合性地向观众展示河姆渡文化。

其中,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猪纹陶钵尤为引人关注。

在展览的入口处,就能看到电子投屏的一个令人震撼的神秘图案——双鸟朝阳。一组同心圆,一圈火焰纹,共同构成了一轮炽烈的太阳,两侧栩栩如生的鸟昂首望天,似乎是在引吭高歌,边缘衬托着刻工精细的羽状纹,飞扬的羽毛如同浴火起舞。这就是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它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用石刀记录下的对天地宇宙的想象。

蝶形器是河姆渡文化很特殊的一类器物,其原材料以木质、象牙质为主,也有少量石质。蝶形器可以分为对称飞鸟形、双鸟相对形和单鸟侧立形三种。

最有特色的是这件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许多人认为应该与太阳、鸟崇拜有关,也有人认为这一纹饰应该倒过来看才符合蝶形器的惯常用法。多数学者认为蝶形器与原始信仰有关。观察这次展出的多件蝶形器,能看到其背部绑缚用的穿孔残断后,会在鸟身上重新钻孔利用,表明蝶形器使用比较频繁,很可能是绑缚在木柄上在举行各种祭祀类仪式中使用。

双鸟朝阳的图案对于河姆渡人来说究竟有什么寓意,我们目前或许无从确证,但是仅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其对称的构图、精细的雕刻,竟然是出自7000年前的先民之手,作为新石器时代罕见的牙雕,反映了先民的审美观和艺术感。

除了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外,猪纹陶钵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整个陶钵呈长方形,四角弧圆,平底,先民在钵外壁分别以写实的手法、均匀的线条刻绘了猪纹,整个猪的造型形态逼真,四足蹒跚而行,头向前垂,双目圆睁,似乎正在寻觅食物,钵上图案混为一体,非常协调。这种刻绘艺术处理,反映了河姆渡人在原始绘画艺术的技巧上已相当熟练,与其说它是一件朴质的实用器,不如说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炭化稻米同样是展览的重点。河姆渡文化已经有比较稳定和成熟的稻作农业生产方式。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炭化稻米和成堆的稻谷壳堆积。从一些陶釜底部的“锅巴”中,肉眼可见颗粒完整的饭粒,说明了先民以稻米为主食。根据植物考古专家的研究,河姆渡先民食用的水稻,多数是驯化的粳稻,也有少量的野生稻。

近年来,田螺山、施岙遗址都发现了比较平整的大面积稻田,其中施岙遗址及附近古稻田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古稻田,展现了河姆渡先民比较发达的稻作生产水平。

正如考古学家贾兰坡所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过去谁会想到远在距今7000-5000年前,长江下游会存在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呢!”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中国东南沿海北纬30度线附近,依山傍海,风物宜人。姚江,是余姚的母亲河,传说上古时期的虞舜出生于姚江边的姚邱山,故又称舜江。姚江源出四明山,至宁波三江口与奉化江汇流成甬江后奔流入海。

此方水土孕育了严子陵、王阳明、黄梨洲、朱舜水等硕儒人杰,为余姚赢得了“文献名邦”的美誉,成为“中华文化经络中一个关键的穴位”。而河姆渡文化的发现,将姚江文化的追溯投向了远古,为中华文明多元图谱的绘就,翻开了最初的篇章。

时光回到50年前。1973年夏,为改变稻田“雨多洪涝、雨少干旱”的困境,当时的浙江省余姚县罗江公社召集农民,在河姆渡村北扩建姚江排灌站机房,施工时发现陶片,还有骨头。

当来自河姆渡的标本出现在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们的眼前时,众人都兴致盎然,这些粗陶片与他们熟悉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迥然不同,预示着钱塘江以南史前考古的空白即将打破。省文管会随即派出了汪济英等一行四人前往河姆渡抢救文物,到了余姚之后,当地政府人员急调一辆车当天将他们送到现场。

历经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专家认定:这是一个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价值可媲美半坡遗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夏鼐认为:“这种文化面貌,是和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完全不同……表示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性,这里当时已有相当发达的文化。”

1978年,河姆渡遗址正式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展览入口处,就有一本1978年人教版的《中国历史》第一册,这是河姆渡遗址首次载入教科书。

这次展览,生动呈现了河姆渡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引领观众走近河姆渡,直观感受饭稻羹鱼、万物有灵的远古江南风情,全方位展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探索、保护历程,系统阐释河姆渡文化的丰富内涵,彰显中华文明的风采。

对此,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耿朔感叹:“河姆渡,这个充满水乡意趣的地名,更因这个重要的考古发现而令人如雷贯耳。记得二十年前,我刚刚走进大学学习考古专业时,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成堆的稻米、独特的骨耜和干栏式建筑,塑造了我对远古江南的最初印象。”

《史记·货殖列传》中对江南地区有这样的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饭稻羹鱼是江南水乡传统的饮食方式,其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时期。河姆渡先民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渔猎、采集、家畜饲养的经济特点有效地保障了人们的食物来源。山地林间的禽兽、饲养的牲畜、大量的水产、野生的果实块根、遍地的野菜,以及蘑菇、鸟蛋等都被一一搬上“餐桌”,成为河姆渡先民的美味佳肴。

除稻作农业之外,河姆渡先民还会栽培葫芦、菱角、桃和茶等植物。考古发掘中经常发现保存较好的葫芦,刚出土时颜色鲜艳。在木构房屋附近的两个人工挖掘浅坑中,还发现了人工种植的山茶属树根遗存,经多方面的科学检测分析,可确定它们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人工栽培茶树,已有6000年的历史。

人们通常以为原始氏族社会里,日常生活会非常原始和简陋,其实从发掘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各类遗物的造型、种类、数量、工艺技术等方面来看,先民有着超乎我们现代人想象的生存智慧、创造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望向未来的目光从未改变

五十年来,“河姆渡”已成为浙江史前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1982年,河姆渡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河姆渡遗址成为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2020年,河姆渡遗址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名单;2021年,河姆渡遗址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远古江南河姆渡遗址发现后,考古工作者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姚江两岸,全力探寻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遗址分布规律、聚落形态、建筑构造、文化内涵及来源走向。经过五十年的考古实践,已发现了二十几处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如田螺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这些浙东大地上的众多遗址,勾勒出远古江南的繁荣图景。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可谓石破天惊,它颠覆了认知、改写了历史。”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认为,“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的理念自此确立。

正是因为考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河姆渡文化成为一张“金名片”,也使得河姆渡文化遗址群成为复原7000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面貌的最清晰的“窗口”。

去年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据了解,建成后的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再现七千年前稻作农耕的社会形态,呈现新石器晚期依山傍水型的聚落及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特色。

历史从来不是片段的,而是连续的,河姆渡文化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是连接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关键节点。如今,先民的脚步已经隐没在历史的帷幕之后,但他们的足迹和心灵却一直未曾远离。有些东西已经沧海桑田,但这片土地上的人望向未来的目光,从未改变。(作者:穆铎)

草尖上的露珠 平凉:下好“三手棋”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