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安话剧院新创话剧《延水谣》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新华网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王志艳)80多年前,一曲陕北民调《延水谣》,抒发了抗日青年“拿起枪杆上前线,救国有名声”的情感;80多年后,一部话剧《延水谣》道尽无数文艺战士以笔为刀剑的壮志豪情,唱响炽热、瑰丽的青春之歌。

西安话剧院新创话剧《延水谣》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作为西安话剧院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1周年、西安话剧院建院70周年的献礼之作,《延水谣》甫一亮相就受到广泛关注。自今年9月首轮公开展演后,13日晚,其又作为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开幕大戏登陆浙江温州。

该剧以三组人物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串起抗战时期延安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集体群像。他们历经战火和革命精神的洗礼走向成熟蜕变,创作出一批为人民服务的作品。该剧用史诗般的叙事重现革命战争年代的时代风貌,同时也在今天重新审视“文艺为什么人”、“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等重要问题。

西安话剧院新创话剧《延水谣》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谈及以《延水谣》命名的用意,该剧导演傅勇凡说:“宝塔山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精神宝塔,而延河水是养育了这样一群人的精神河流。只有理解了这个地方的水土,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在延安能够孕育出那么多充满革命激情与生活厚度的优秀文艺作品。”

“创作《延水谣》是一次文化上的寻根。”剧作家、该剧编剧蒲逊谈到,延安精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而《延水谣》最主要体现的是文艺作品要“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的精神。

西安话剧院新创话剧《延水谣》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文艺作品如何穿越历史,烛照当下?文艺评论家胡安忍表示:“《延水谣》很感人,它使人直观感受到,延安革命文艺传统不是一个固化的概念,而是理想与现实、高雅与通俗相互激荡并不断扬弃的创新过程。80多年过去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依然没有过时。以人民群众的视角审视我们的文艺作品,永远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不二途径。”

而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看来,《延水谣》开掘黄土文化,彰显了红色基因和民族精神,塑造出一群有命运色彩和高尚情怀的具体的人。剧中既有历史关照,又有当代意识,是关乎“延安精神”的一台大戏。

西安话剧院新创话剧《延水谣》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近年来,西安话剧院创排了一系列讲述中国故事、发扬中国精神的现实题材剧目,包括《麻醉师》《柳青》《长安第二碗》《路遥》《红箭红箭》等,作品以本色、真实、质朴的表演艺术风格,不断擦亮着“话剧陕军西安创作”的文化品牌。

“80多年前文艺工作者集聚延安,‘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而如今《延水谣》等作品展现出的是文艺与信仰的力量。”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说。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山西和顺:黄河流域脱贫县里长出“小巨人” 中央气象台:15日起中等强度冷空气将影响我国 黑龙江吉林等地有较强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