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乔娅通讯员王铁军)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印发的《河北省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河北省自然保护地面积不低于131.25万公顷,燕山-塞罕坝国家公园(河北片区)创建工作初见成效,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河北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
规划指出,河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目标,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规划明确,自然保护地范围包括河北省行政辖区内全部陆域和管辖海域国土空间。自然保护地发展应遵循“应保尽保、世代传承,系统构建、统筹安排,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生态为民、科学利用”原则,全面加强建设,构建生态完好、类型多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具有河北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到2025年,自然保护地面积不低于131.25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125.64万公顷,占陆域国土面积6.66%;自然保护地海域面积5.61万公顷,占管辖海域面积7.76%。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修订)完成率达到90%,自然保护地勘界完成率达到8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0%,燕山-塞罕坝国家公园(河北片区)创建工作初见成效。到2035年,在2025年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修订)完成率、勘界完成率达到10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不低于80%,实现自然保护地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争取在规划期内完成燕山-塞罕坝国家公园设立,全面建成河北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
规划提出,根据河北省生态保护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区域分布特征,构建河北省自然保护地“一核、两带、三区、多点”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一核”即突出燕山-塞罕坝国家公园(河北片区)的核心保护价值;“两带”即坝上高原防风固沙带和冀东沿海海洋保护带;“三区”分别为燕山水源涵养功能区、太行山水土保持功能区和冀中南平原生态防护功能区;“多点”为21个具有突出生态保护价值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自然生态建设节点。
此外,规划还对“十四五”期间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提升自然公园保护和管理能力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