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以雪为令——黑龙江全力迎战暴风雪

新华社哈尔滨11月7日电天还没亮,在黑龙江省尚志市鱼池朝鲜族乡,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就携带雪铲、铁锹,走上街头投入到破冰除雪的“战斗”中,“咔咔嚓嚓”的铲雪声不绝于耳。太阳升起时,街道两侧的积雪已被清扫干净。

以雪为令——黑龙江全力迎战暴风雪

11月6日,游客在哈尔滨建筑艺术馆外游览(无人机照片)。当日下午,黑龙江省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新华社发(刘洋摄)

11月5日17时,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暴雪红色预警。自5日夜间起,黑龙江省多地迎来强降雪天气。学校停课、工地停工、鼓励弹性上班……全省各地各部门“以雪为令”迅速行动,全力做好交通保畅、次生灾害应对等工作。

在哈尔滨市中山路、珠江路等路段,记者看到,大型机械与清冰雪作业人员配合作业,加速清冰雪。哈尔滨采取人机结合、人歇车不歇的方式开展清冰雪作业。哈尔滨市清冰雪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日7时,全市共出动清冰雪作业人员8.9万余人次,清冰雪机械设备1.4万余(台)套,清运积雪3.2万余车次。

截至11月6日15时,位于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虎林市降雪达到暴雪量级。虎林市发布《全民参与清冰雪倡议书》,环卫工人、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第一时间上道“参战”,全力开展清雪清运工作,确保民众出行安全畅通。

11月6日,清雪车在哈尔滨友谊西路上清除路面积雪。当日下午,黑龙江省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11月6日,清雪车在哈尔滨友谊西路上清除路面积雪。当日下午,黑龙江省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供暖是东北地区冬季最大的民生。哈尔滨市南岗区召集全区22家供热企业加大供热流量,提前检查各供热企业供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队伍24小时备勤、应急储备物资和设备配备情况;为保证供电,国网黑龙江电力5日晚连夜组织125支应急抢修队伍前往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鸡西等覆冰易发地;为确保通信网络安全和畅通,截至7日9时,黑龙江移动累计出动抢修人员758人次、抢修车辆350台次。

公共区域值守、路面安全疏导、民众遇困救助、发布预警提示……为应对降雪天气,黑龙江省多地公安交警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的管理力度。此外,牡丹江市等地还加强菜市场、物流园区、货运站场及周边的警力投入,为“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物资车辆开辟绿色通道。

11月6日,在哈尔滨市香坊区,行人在雪中行走。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11月6日,在哈尔滨市香坊区,行人在雪中行走。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在五常火车站,一列列满载粮食的货运列车正整装待发。当前,“北粮南运”进入高峰期,为确保粮食通道运输畅通无阻,车站每天都要开行大米班列。

“一号连接员,看看锁头是否上冻需要火烤;二号连接员,检查下钩槽内积雪有没有清理干净……”今年37岁的陈亮负责列车的编组工作,他一边发出一道道简洁的指令,一边监督连接员的作业情况。

从凌晨起,陈亮和同事们已经在室外连续作业4个小时。他们的头上、身上全是冰雪,远远看去,好像列车上挂着一个个雪人,只有在大风呼号的间隙,才能听到这些“雪人”略带嘶哑的交谈声。

热火朝天地在巷路上清扫积雪的志愿者;提前暖车让市民温暖出行的公交车司机;睫毛挂霜在寒风冻雨中指挥交通的交警……一个个普通人用行动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份温暖。(记者刘昊东、杨思琪、董宝森、徐凯鑫、金地)

阅读下一篇:

相关阅读:
新华全媒+丨迎风斗雪 他们在最北方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 李再勇、朱从玖,同日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