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内蒙古鄂尔多斯: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秋染黄河“几字弯”

内蒙古鄂尔多斯: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一年一度秋风劲。沙漠中、河湖里、街道旁……不觉间,秋意已开始晕染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各个角落。

对于地处黄土高原和黄河“几字弯”腹地的鄂尔多斯市而言,“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个生命共同体需要多方守护。作为保护力量的重要组成,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已经留下了许多清晰有力的保护足迹。

治沙增绿,共护草原林地

今年7月,乌审旗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来到毛乌素沙漠腹地,对两年前的一起沙漠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件涉案地块修复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发现曾经被油田废液污染的植被已重新披上了绿装。

在这起案件中,违法行为人为节省运输成本,将油田产生的废液倾倒在毛乌素沙漠腹地的沙丘低地,导致482丛沙柳、4487余平米芦苇、2.2万余株樟子松幼树、5400余平米沙蒿、344丛沙棘、13棵柳树及1.2万余平米草地遭到污染和破坏,地下水中总固体(全盐量)超标。

乌审旗检察院通过督促行政机关制定生态修复方案、委托专业机构对案涉地块的损害程度进行鉴定,明确修复赔偿标准,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促成违法行为人主动履行生态修复义务,最大限度修复沙漠生态环境。

同时,为解决生态修复资金收取及监管难题,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还联合相关部门推动设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账户,持续跟进监督案涉地块恢复治理情况,确保赔偿金用于生态恢复治理。由“简单惩罚”向“恢复补偿”的转变,破解了公益损害“轻刑化”与损害修复“高成本”之间的矛盾,有效避免了“罪犯服刑、荒山依旧”的问题。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已督促恢复林地170余亩,督促恢复草地1000余亩,督促收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17万余元。

河湖治理,保障水资源安全

今年5月,乌审旗辖区无定河流域的河道围堰已全部清除,1000余亩鱼塘全部退养,鄂尔多斯市公益诉讼检察官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无定河系黄河一级支流,也是鄂尔多斯市最大的内陆河。该河流经毛乌素沙漠腹地,流域内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维持河道稳定、河水充沛对保护流域内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2022年冬,乌审旗检察院在工作中发现,一农户在未取得相关行政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在无定河流域三岔沟湾段非法修建河道围堰用于水产养殖。因当时气温过低无法进行围堰拆除工作,由行政机关督促违法行为人在气温回升后进行整改。但直到今年3月,检察官再次进行实地勘查时,发现河道围堰仍未清除,违规养殖行为依然存在。

“农户在上游设置围堰进行水产养殖的行为,会对河流的水源涵养能力、水环境和水生态功能带来负面影响,影响下游湿地、水库的水源补给和水质安全。”承办检察官介绍。

为此,乌审旗检察院立即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运用实地勘查、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固定证据。今年4月,乌审旗检察院向该旗水利局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对辖区内破坏河道生态环境、影响行洪安全的问题开展全面排查并及时整改;向无定河镇政府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属地监管责任,及时清除河道内的行洪障碍物。

收到检察建议后,乌审旗水利局及时对无定河流域内非法修建的7处鱼塘进行了清理。无定河镇政府也先后10次向违法行为人释法说理,有效遏制了非法养殖行为。

防治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今年3月,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开展了农用地膜污染防治专项监督活动,对全市9个旗区的农田开展拉网式排查。鄂托克旗检察院干警在实地走访后发现,村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农用地膜随处可见。

“残留地膜除了污染环境,如被牛羊误食,易导致其死亡。”在检察官利用无人机对残留农用地膜的地块进行测绘时,一位牧民告诉检察官。

据承办检察官介绍,由于地膜回收渠道不畅、降解成本较高等原因,农牧民大多采用自行集中露天焚烧或就地压覆掩埋等方式处理地膜。焚烧地膜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而弃置在农田里的地膜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根系生长,造成粮食减产。

今年4月,鄂托克旗检察院就废旧农用地膜回收与利用问题召开公开听证会。“推动农用地膜回收利用是利国、利民、利农的好事,支持检察机关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听证会上,人民监督员、听证员代表一致表示。

据悉,专项监督活动开展以来,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就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1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听证案件23件,已督促回收并处理废旧地膜42吨,督促治理残膜污染农田27万余亩。

协作发力,构建守护共同体

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从办案实践中发现,突破地域隔阂,打破职能壁垒,形成上下一体、区域联动、协作密切、高效运转的一体化办案工作格局,是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有效路径。

今年5月,鄂尔多斯市检察院与该市中级法院、公安局、水利局、黄河水利委员会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局共同签订了《关于建立鄂尔多斯市水行政联合执法与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是构建“流域管理+行政执法+刑事打击+检察监督+司法审判”的生态保护检察联动大格局的最新缩影。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先后与山西、宁夏、陕西三省区及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三市的29个检察院建立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以联席会议、情况通报、线索移送等方式协同履职,强化监督合力。

据介绍,下一步,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将着手创立生态环境修复司法保护基地,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基地,以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为锚点,推动全市草原保护、荒漠化防治、治沙保水一体化生态治理。

[版面编辑:赵晓明见习编辑:刘正人]

相关阅读:
北京:6日点火试运行启动供暖 图片新闻|送法律服务 护农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