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唐山加快临港产业转型发展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唐山加快临港产业转型发展

“蝉翼钢”亮出绿色名片

(记者冯立华邢丁侯嘉正)渤海湾畔,首钢钢铁家族又添新成员——“蝉翼钢”。

“这个新品,因厚度薄如蝉翼而得名,最薄的只有0.07毫米,代表着当今精制钢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镀锡工艺工程师王爱红介绍说,一天可以生产出1000多千米“蝉翼钢”。

与生产繁忙相对应的,是港口的热火朝天。“呜……”随着汽笛鸣响,“海皇”轮从澳大利亚黑德兰港踏浪而来,装载着约22万吨铁矿石,这可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

凭海而立,因海而兴。俯瞰河北港口集团曹妃甸港,100多艘货船自由穿梭。10万吨级天然气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40万吨级矿石码头,这里水深港阔,能够让矿石、煤炭、钢材、原油、天然气等货物装卸运转有序,经由此,各类货物再前往它们真正发挥价值的地方。

曹妃甸港作为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地位日益显现。通达四海,这里各类生产性泊位101个;吞吐自如,这里年设计通过能力4.86亿吨。正因如此,有了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才有了临港产业“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

距离曹妃甸港约7公里,当铁矿石融入首钢京唐公司钢铁生产环节,接下来迎接它的会是什么呢?

“‘蝉翼钢’就是从镀锡机组生产出来的,生产流程包含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四大主流程,必须要对300多个小工序、上千个质量控制点做到心中有数。”王爱红介绍,绿色、减薄、高性能是“蝉翼钢”的极致追求。

产品过硬,才敢在市场上“掰手腕”。“蝉翼钢”上市后受到国内外新能源车企、通信企业、食品企业的青睐,订单源源不断飞来。

这些精品钢究竟“精”在哪儿?又是如何成为主导产业的?从北京石景山搬迁到唐山曹妃甸的首钢人给出了答案。

“老首钢”的主打产品为“面条+裤腰带”,即市场上常见的螺纹钢和盘条钢;“新首钢”则全部转向精品板材等高端产品,车轮钢、家电板等产品连续多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新旧产品之变,产业转型之变,映射唐山发展之变。作为钢铁产业大市,唐山拥有国内最大的钢铁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柱。唐山所辖海域面积4467平方公里,大陆岸线长229.7公里,海岛岸线长118.5公里。产业和生产要素向这里集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在唐山,临港产业发展新画卷正徐徐铺开,不仅有沿海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化工、口岸产业,更有加快做大做强的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海洋产业。唐山在临港产业的航道上扬帆远航。

相关阅读:
河北公布最新考核办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河北:金融活水促物盛粮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