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环球时报社评 :莫狭隘解读中国参加全球AI安全峰会

英国雄心勃勃办的首届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会即将于11月1日和2日召开,在英国筹办之初就冒出一个是否邀请中国参会以及中国会不会出席的问题。据英国媒体最新的报道,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还有来自中国外交部、科技公司和学术机构的代表,将应邀参会,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同行就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达成国际共识。

这一消息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很多讨论,并被赋予了额外的意义。比如有人认为这是“中英关系解冻的又一个迹象”,“政客”杂志欧洲版则表示,如果英国让中国和美国走到一起,那将是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这些都是从国际关系或地缘政治视角的解读,坦率地说,这些解读有些偏于狭隘了,或者说格局有点小了。尽管AI主要是一个科技话题,但英国办的这个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离国内政治和地缘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些都将成为接下来该会议取得成果的障碍和限制。

既然号称人工智能安全“全球峰会”,如果将拥有世界最大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中国排除在外,那它就是一个笑话或者说一个讽刺,英国离此就差一点。一些英国政客反对邀请中国的声浪是很高的,即使英国政府已经决定邀请后,英国国内还有一些堪称激烈的“不同声音”,前首相特拉斯甚至写信要求现任首相苏纳克撤销这一决定。以至于苏纳克不得不做解释,强调这是正确的决定。英国在做正确的决定时所遭遇到的重重阻力,在这几年美西方国家当中比较普遍。

相比之下,中国在做决定时考虑的都是事情本来的是非曲折和必要性。中国对相关对话始终持开放态度,依据的就是有没有必要性,而不是仅仅因为英国国内的一些狭隘表现就赌气拒绝对话,体现的是中国对全人类负责任的态度。

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新领域,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以及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大家都看到了,这是一个攸关全人类命运、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严重滞后于技术的发展速度,世界亟待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基础性共识,以便为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装上全球统一标准的方向盘和刹车,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而不是成为一些大国的新型霸权工具,甚至给大规模新型犯罪创造方便。为此,世界需要更多更充分的探讨,英国办这个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无论主观上有何盘算,但客观上为这样的探讨提供了一次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欧三大全球性力量最近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作出了各自的努力。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30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被称为“有史以来政府为推进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所采取的最重大行动”。此前,白宫首席科学顾问还称赞英国邀请中国参加人工智能峰会是“了不起的主意”。而欧盟酝酿数年之久的《人工智能法案》也进入了最后谈判阶段。

如果中美欧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能达成一些共识,意义将是十分重大的。其中一个关键正如中方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所提到的,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反对利用技术垄断和单边强制措施制造发展壁垒,恶意阻断全球人工智能供应链。能否抱持这种健康的、建设性的心态,不仅关系到此次峰会的具体成效,也关系到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生态环境部发布11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广州打头阵要推“房票”,一线城市会大规模铺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