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学家在云南昭通发现一竹鼠新物种

新华社昆明10月30日电(记者林碧锋)经过多年研究,中美科学家在云南昭通发现一竹鼠新物种,这一竹鼠物种生存于约670万年前至620万年前,比此前发现的所有此类化石都要早,根据牙齿推断,其体形比现生竹鼠大数倍,因此被命名为“巨竹鼠种”。

该研究由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共同完成,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学术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

该项目由哈佛大学教授弗林牵头研究,2014年,中美联合团队在云南昭通盆地水塘坝筛洗小哺乳动物样品时,获得了4颗竹鼠的牙齿。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竹鼠个体极大,远大于水塘坝已知的竹鼠,代表了一个新物种。

研究表明,云南昭通盆地水塘坝的褐煤沉积出产中新世末期脊椎动物化石。这一成果的发表,揭示了水塘坝古生物化石的多样性。

据介绍,科学家此前已在昭通盆地水塘坝发现了昭通剑齿象、昭通麂等新物种。研究者指出,开展水塘坝动物群的研究,对追踪云南现代生物多样性的源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

相关阅读:
最高检:依法惩防文物犯罪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A股收评:创业板指涨2.48%,两市成交额时隔俩月再破万亿,半导体概念股领涨,证券等金融板块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