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0月27日电题:“两轮”跑出加速度——天津自行车产业集群地观察
新华社记者白佳丽
从一片空地到形成自行车产业聚集,不到十年,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完成了一场蜕变。
走进产业园中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企业,厂房中的生产线都在高速运转。“在我们的组装线上,平均每30秒就有一辆自行车下线。”产业园内的优贝(天津)自行车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宗伟表示,这些产品将销往欧洲、亚洲、北美洲、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儿童自行车头部企业,优贝目前拥有自行车组装线、自主加工线、焊接线等生产线15条。马宗伟说,优贝一直紧跟国际高端化发展势头,高标准推进产品工艺迭代升级,以满足国内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这里的电动自行车产业集群,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成本。”同样扎根园区的爱玛科技集团国内业务制造总经理王海具表示。
王海具进一步解释,目前静海区电动自行车产业链包含零配件、整车、包装等各个环节,实现了上中下游的有机衔接,大大提升了企业零配件的生产供应及运输效率,而且节省了物流运输成本。
“作为天津自行车产业特色集群所在地,合理、科学的产业布局,让我们有了完备的高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促进服务体系。”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杨旭说,如今,产业园中的电动车产业链已经覆盖设计、研发、制造、组装、销售、服务的全周期。
看中优良的发展环境,天津市全福车业有限公司去年7月选择落户产业园。短短一年多以后,企业全新的数字化车间里,已拥有18条自行车鞍座组装生产线、24条电动车鞍座组装生产线。
“目前,我们仅电动车的鞍座板块,年产量就能够达到5000万只,而自行车的鞍座板块产量也可以达到2000万只。”公司总经理李晓琴说。
据静海区工信局统计,本区每年生产自行车(电动自行车)800多万辆,“两轮”正在跑出加速度。
“我们还将致力于打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并谋求园区内企业向中高端跃升。”杨旭说。
园区内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数据显示,园区内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不久前,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公布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中,高新产业园申报的天津市静海区自行车产业集群成功入围。
“2022年,天津两轮脚踏自行车产量、电动自行车产量均排名全国第一。”天津市工信局副局长周胜昔说。不仅仅是天津,近年来,我国自行车正不断摆脱“低端”的固有印象,向高端化、个性化迈进。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自行车出口平均单价接近90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