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东潍坊:盐碱地上长出丰收致富“金果子”

新华社济南10月16日电题:山东潍坊:盐碱地上长出丰收致富“金果子”

新华社记者王志

金秋时节,地处渤海之滨的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家洼街道石桥村,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多辆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于金色的玉米田间,一次性完成摘穗、剥皮、果穗装车和秸秆还田,秸秆粉碎后的阵阵清香扑面而来,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前些年这里还是没人愿种的撂荒地,今年我通过土地流转种了1000多亩玉米,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约5%。”今年48岁的石桥村种粮大户高瑞霞一边说着,一边向记者展示颗粒饱满的玉米穗。

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据了解,潍坊市共有滨海盐碱地226万亩,很多盐碱地为重度盐碱区。以前,农民种粮都是靠天吃饭,亩产大多只有四五百斤,不少土地因此撂荒。

昔日贫瘠的盐碱地如何变成丰收田?潍坊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潍坊市因地制宜开展深沟或暗管排盐、淡水灌溉洗盐等做法,通过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改土,提升土壤肥力,并积极选育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抗盐碱品种。

“我们综合运用盐碱地工程技术、生物技术、节水浇灌技术等,降低和控制农田地下苦咸水水位,排除土体中过高的盐分,改良盐碱地土壤结构。”大家洼街道农业农村管理中心科员胡云峰说,经过持续改良,辖区2.6万亩耕地今年喜获丰收。

在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家洼街道石桥村,联合收割机正在收获丰收的玉米。新华社记者王志摄

潍坊昌邑市柳疃镇青阜村离海只有6公里,过去土地盐碱化严重。青阜村联合企业发起成立青阜农业综合体,投资1亿多元,购置大型拖拉机、智能配肥机等农机装备300台(套),实行耕、种、管、收、烘、储、销“一条龙”社会化生产经营服务,有效提升了大规模标准化经营能力。

“我们探索‘前三年种植苜蓿、四至五年种植棉花、之后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模式,用耐盐碱作物的生长吸收土壤中的盐碱成分。今年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亩均产量比去年增加200斤左右。”青阜村党支部书记、青阜农业综合体副理事长孙广洲说。

青阜村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入股”的运营模式,农民每年每亩土地可获得400元的固定收益,年底还可享受股权分红,平时可参与田间管理获得劳动报酬,实现土地租金、经营分红、生产务工三份收入。

“从‘改地适种’到‘改种适地’,我们在种、管、收、储等各环节都打出‘科技牌’。”昌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闫文志说,目前昌邑市盐碱地改良面积达到10.2万亩,土壤含盐量从10‰以上降到3‰以下,粮食亩均产量大幅提升。

潍坊景海果蔬种植合作社的果园里结满即将成熟的苹果。新华社记者王志摄

除了粮食丰收,盐碱地上还长出其他增收致富“金果子”。在大家洼街道周疃四村,占地600多亩的苹果园已进入盛果期,一个个饱满水嫩的苹果缀满枝头,满园果香扑鼻。

“经过改良后的弱盐碱土壤长出来的苹果甜度高、口感好,每斤价格比一般苹果能贵1元钱,今年平均亩产达到5000斤,主要销往上海、山东、江苏等地的商超,根本不愁卖!”潍坊景海果蔬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袁景海说,合作社的年销售收入近千万元,并解决了150多名周边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

红彤彤的苹果、黄灿灿的桃子、紫莹莹的葡萄……昔日的盐碱荒滩如今蝶变为丰产良田,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关阅读:
宜春市袁州区:村干部带领脱贫户养“致富牛” 风吹田野丰收忙 各地秋收秋种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