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痛心!他在杭州离世!

来源:FM93交通之声

据媒体报道,浙江日报原总编辑、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原主席江坪,10月12日在杭州去世。

江坪“浙江宣传”微信公号图

江坪“浙江宣传”微信公号图

1934年出生于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迎周村的江坪是新中国第一代新闻人,从1952年起,历经《浙江工人生活报》、《浙江日报》、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多个岗位。从普通记者、传媒总编到记协主席,70年来他始终笔耕不辍、硕果累累,诞生了《中国讲师和西德博士帽》、《推荐鲁冠球的一封信》等诸多名篇佳作,还出版了《在甬江怒潮中》《心向读者情系万家》等书籍。

去年第23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浙江省新闻工作协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曾共同举办江坪同志从事新闻工作70周年座谈会。江坪在会上以热爱、坚守、创新三个关键词分享了70年来的工作感悟。7位代表从不同侧面讲述了自己与江坪的故事,展示了江坪视新闻工作为事业的新闻理想、新闻情怀和新闻精神。

70年的新闻经历中,“热爱”是江坪经常提到的。因为热爱,所以坚守。“视新闻为生命”的江坪在89岁高龄之际仍坚持记日记、写评论、发文章。“我是党的记者,就要担当这个责任。我每天学习、思考、写作,有写不完的选题。”去年,江坪在接受《浙江日报》专访时谈到,他的座右铭就是两句话:不要碌碌无为,不要虚度年华。每天在日记里问问自己今天做了什么?哪怕做了一点点小事,取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作为一名将70年时光奉献给新闻事业的媒体人,江坪认为,做记者就要顶天立地。顶天,是读懂党的方针政策。立地,是要了解、反映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记者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在于记者本身,“你的作品,是不是对社会有益,对受众有益,有没有得到社会的公认。对受众有益,他就会千方百计来呼应你、支持你。所以,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江坪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媒体人不管是顺境、逆境,都不能安于现状,要勇于创新,勇于开拓,勇往直前。要紧跟新形势,用新形式、新内容、新方法来创新。媒体不管怎么变,最重要的是做好内容。要调查研究受众需要什么?了解越深入,内容就越多。先进的技术,要为先进的内容服务。

江坪生前也常勉励年轻后辈,要在继承中创新;要有赤子之心,坚强党性,反映人民心声;要有竹子品格,讲真话,实事求是;要有钉子精神,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要有轮子精神,24小时关注新闻事件的发生,随时准备出发,永远在路上。

一路走好!

(澎湃新闻、甬派)

责任编辑:刘德宾

检察题材网络剧《正当防卫》在宁波开机 这里有个"事心双解调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