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0月12日电题:老煤城山东枣庄聚“锂”向新
新华社记者李志浩、丛佳鑫
秋意渐浓,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山东枣庄,锂电新能源产业生产正“热”。
距离大运河仅数公里的山东创普斯项目1号厂房,机器轰鸣声不断。作为当地锂电新能源产业延链强链的重要成果,山东创普斯项目1期6条烧结窑今年7月投产,即将实现稳定量产,预计年产18万吨磷酸锰铁锂。
这是创普斯(深圳)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枣庄投资建设的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05亿元,仅用11个月时间,10多万平方米的1期工程便建成投产。
在位于枣庄的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锂电池生产线忙碌。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拥有140多年工业历史的枣庄,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但21世纪以来,煤炭资源日趋枯竭。2003年,枣庄开始超前布局锂电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深入实施,枣庄决心抢抓新能源发展“风口”,从2021年开始将锂电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首位产业进行培育。
得益于多年积淀的产业基础,枣庄加快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底气十足。在当地深耕锂电新能源产业十余年的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正极材料、电芯、组合电池上拥有多项自有知识产权。总经理柯西文说,围绕企业对产业升级、智能化改造、产品研发的需求,当地政府因为熟悉锂电产业,近年提供了有力支撑,大批产业工人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人力资源保障。
在位于枣庄的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对锂电池进行检验。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2021年至今,枣庄聚焦储能电池、轻动力电池和固态电池领域,按照“全市域覆盖、全链条贯通”发展思路,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有针对性进行延链补链,精准吸引头部企业。截至目前,枣庄锂电企业已发展到117家。
今年5月,落地枣庄仅一年多的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正式量产可供应沃尔沃、极氪等车型的纯电动汽车电芯产品。公司副总经理赵世全表示,公司已全面具备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所需电池的量产能力,“这离不开枣庄对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倾力支持”。
在枣庄市山亭区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园,工作人员在生产电动装载机。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为了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志在打造锂电产业重要基地的枣庄,依托企业搭建45个锂电科研平台,成功创建山东唯一的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设立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入国际标准化实验室序列;组建锂电产业联盟,设立200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颁布了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
目前,枣庄已形成从原材料到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关键材料及电池制造、检验检测、终端应用及拆解回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