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做好事不好意思 做点好事不够意思 多做好事才有意思 新时代乡镇商会的好事传奇

“党建+乡镇商会”,这个脱胎于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的社会治理模式,几经迭代发展,已成为江西新余市渝水区基层治理的一张靓丽名片。目前,“党建+乡镇商会”基层治理模式已覆盖渝水区所有乡镇,并在新余全市27个乡镇推广。

仙女湖畔,渝水乡镇商会用心解疙瘩化矛盾、热心做公益尽爱心、精心谋发展促富裕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在这个传说七仙女下凡的地方,成为善治共富的新传奇。

“管闲事”帮助管出一个“新村”

“都说这事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

5年前,上兰村“拆三房”,不少村民不理解、不支持。54岁的水北商会理事兰小林,就是上兰村人。如今旧事重提,他依然情绪激动,话像炒豆一样往外蹦。

新余市2018年启动的“拆三房”说的是拆除农村的空心房、危旧房和违章房。

“有的危房常年不住人,开裂的墙就靠几根粗木棍顶着;有的甚至已经倒了大半;几户‘硬撑’着的矮房里,墙和屋顶被熏得炭黑,屋子里堆满杂物,脚都迈不开。”上兰村村干部发现,不少人即便已经盖了新房,仍不愿意拆旧房。

原来,这些房子不少是早年间夫妻俩靠做小工积攒下钱,一块砖一块瓦亲自垒起来的;有人宁愿老屋倒了,也不愿留下拆家的坏名声;还有人担心拆了日后会吃亏。其中老人的反对意见最大。一时间,“拆三房”工作陷入僵局,“村干部里外不是人”。

“你在村里说话有人听,回来帮忙做做工作吧!”兰小林接到了村支书的电话。

兰小林20岁进城,搬过砖、拉过板车,如今经营着一个瓷砖销售公司和一家建筑企业。村里不少人跟着他在外闯荡。

“好管闲事”的兰小林答应下来。回村逐一排查后,他统计共有240间9000多平方米的旧屋需要拆除。为了说服老人,他喊来村里跟他做生意的年轻人,做各家的工作。

可事实上,兰小林的母亲第一个不愿意。

为此,他索性把母亲接到城里,瞒着母亲带头把自家房子拆了。“我就跟母亲说,下暴雨,老屋倒了。”兰小林母亲至今仍蒙在鼓里。

村里人都知道,兰小林老家的房子盖了才十多年,根本用不着拆。

“我自己带头,再去做村民工作才有底气。”兰小林和村干部,一家一户挨个说服。为了解决乡亲们的后顾之忧,兰小林允诺无偿垫资帮助村民建新房,还协调村里空闲房子给有需要的村民临时居住。

从兰小林到他的亲戚朋友,再到其他村民……上兰村原本残败的老房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排列的数十栋崭新楼房,崭新的柏油路连接各家各户硬化的门前路……一个新村跃然眼前。

而兰小林前后为村民垫付200余万元,至今仍有30多万元未收回。

退休前在新余市邮政管理局工作的兰润根,现在也回村里住。记者一走进他家,热腾腾的菜香扑鼻而来。兰润根的老伴正在宽敞的厨房里做午饭。亮堂的客厅收拾得整洁舒适,空调、冰箱等家电齐全。这位70岁的老人告诉记者,这套127平方米的两层半小楼花了27.5万元,“城里人看了也羡慕”。

据水北商会党委专职副书记简蜂估计,140多名商会成员身先士卒带头参与“拆三房”,推动拆除危旧房500多间。

水北商会把当地的人缘、亲缘、人脉关系理得非常清晰,会员利用自身影响力,热心参与邻里、林权、田地、交通事故等矛盾纠纷处理,往往事半功倍,成为调解民间纠纷、化解基层矛盾的好帮手。

“很多基层矛盾纠纷的背后都有经济因素。”渝水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傅倩说,“先富起来的乡镇商会成员来自本地,又见过世面,有思想、有头脑、有号召力,调解基层矛盾往往能起到‘奇效’。”

看水北商会给老乡解难,给政府分忧,搞得风生水起,其他乡镇也纷纷“跟进”学习。目前,渝水全区已建成乡镇商会11个,覆盖839家企业。

“有棘手的事找商会帮忙”,乡镇商会已成为协助当地基层干部解决难题的一个“品牌”。

为“她”建座图书馆

正在图书馆里遨游书海的初中生胡可心没想到,她几年前的梦想居然成了真!

2019年的六一儿童节,在水北商会为留守儿童举办的“临时半日父母”活动上,四年级的胡可心怯生生地对她的“临时妈妈”——水北商会妇联主席敖金凤说出“心愿”:自己喜欢读书,可镇上没有图书馆。

“要建就建好的,规格高一点的。这样不仅能解决大家读书的问题,寒暑假留守儿童也有去处。”时任水北商会会长、现任水北商会党委书记邹细保在听敖金凤介绍情况后,十分支持水北商会捐建乡镇图书馆。

仅一年后,投资70余万元、占地360多平方米、藏书2万余册的“颖江书院”建成,成为渝水区首个公益性乡镇图书馆。

从设计、选材到购书,敖金凤都亲力亲为。她说,这个图书馆是奔着“百年书院”去的。“书是知识的海洋、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相信很多人会因为这座图书馆而改变命运。”敖金凤说。

过去,妈妈买的课外书,胡可心已经不知道翻了多少遍了。现在,书院离胡可心家仅几分钟路程,一有时间,她就到那里“打卡”。

暑假期间记者在书院遇到胡可心时,这位才上初一的女孩,正在埋头阅读经济学著作。

最让敖金凤“惊喜”的还不是胡可心能够博览群书,而是这位原本有点自卑、内向的留守女孩,如今面对陌生面孔,表现得落落大方,自信阳光,与过去判若两人。

“胡可心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非常懂事,开朗自信、热心助人,是同学、老师、家长心目中的优秀学生。”水北中学副校长陈晓敏说,“她还懂得父母打工的艰辛,理解父母寄予的厚望。”

胡可心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每年只回来两三次,留下她和弟弟由爷爷奶奶照顾。现在,胡可心辅导弟弟做功课,有时也带弟弟到图书馆看书。

水北镇一半以上的人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目前全镇在校学生近600人,像胡可心这样的留守儿童有145名。

凉爽宽敞的颖江书院成了他们的假期好去处。40岁的图书管理员刘娟告诉记者,每天都有二三十人来图书馆阅读,从留守儿童到在家复习考研的大学生都有。隔壁乡镇的孩子也慕名而来,最远的来自13公里外的村子。

“留守儿童是我们商会长期关注的群体。我们调查发现,不少留守儿童孤独、自卑,有的缺乏父母管束整天沉迷电子游戏。为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水北商会除建造书院搭建公共学习平台,今年还专门为留守儿童举办了夏令营,帮助他们学会自信、自立和自强。”敖金凤说。

“虽然只有短短7天,但我发现很多可喜的变化。你看这是学员们给我们写的夏令营感受,真实感人!”敖金凤翻着一叠用各式纸张写就的“夏令营感想”感慨地说,“这7天,起码让孩子们少玩7天游戏。我们记挂着一老一小,我们商会还会帮下去。”

“不做好事不好意思、做点好事不够意思、多做好事才有意思”,正在成为渝水乡镇商会的共同理念。

有一种幸福,叫享受公共养老服务不离家

临近中午,人和乡观下村的“颐养之家”传来一阵“咣咣”声——挂在院子桂花树上的钢板被敲响,就意味着吃饭时间到了。

老人们三五成群,拿着饭盒走向食堂,食堂的墙上公示着每个老人的信息、每天的菜品和购菜花费。

观下村党支部书记彭小军介绍,7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来吃住,人均伙食费统一为每人每月350元,其中200元由老人自缴,其余由市、县、乡村分别补贴50元。

新余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赖国根告诉记者,颐养之家按照“有公房的不租房,能租房的不建房”的原则,按照10万元的标准建设,经费由市、区、乡(镇)按照4:4:2比例分担。

“这个颐养之家住着48个老人。”彭小军统计,村里有150多个老人年过古稀,颐养之家已经住不下,下一步打算扩建。观下村颐养之家投资240万元,其中人和商会捐赠一半。赶上过节,商会送来的米面粮油多得吃不完。

在人和乡茂江村的颐养之家,出乎记者意料的是,86岁的敖寿英老人,家里条件不错,却也喜欢跟村里伙伴在一起,吃住在颐养之家。而69岁的张方妹吃住在这里4年了。“这里住的都是老熟人,人多有个照应,和在家里一样。”

耳不聋、眼不花的张方妹在厨房掌勺,这能抵扣当月的饭钱。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张方妹放下锅铲开玩笑说:“在这里,偶尔吵吵架都是开心的。”

曾任水北镇党委书记的周金林介绍,渝水区的颐养之家发端于水北镇的熊坑村,说起来,还是“一场洪水冲来的”。

13年前,熊坑村遭遇一场大洪灾后,商会会员熊水华、熊水生、熊习生和熊九仔四兄弟捐资3600余万元为全村新建72套3层别墅和一个公共食堂,让村里老人在家颐养天年。这个公共食堂便是颐养之家的原型。

记者在熊坑村采访时,正好遇上工作人员骑着小三轮车给附近村组的老人送饭。“熊坑村的颐养之家相当于中央厨房,负责9个村59个老人的饮食。”熊坑村党支部书记傅金香说。

这个起源于乡村的养老模式甚至已“逆袭”进城。“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把邻里相扶、守望相助的农村传统美德带入城市社区,培育一种新的社区文化,是城市社区治理的一种新思路新探索。”新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智萍说。目前,新余全市共建成颐养之家736个,1.2万余名老人受益。近年来,新余先后出台《新余市颐养之家条例》《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新余市颐养之家条例〉的实施意见》等,让颐养之家发展“有法可依”。

水北镇党委书记陈海宾说,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改善等方面的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资金不足成为主要制约。乡镇商会的企业家从农村走出来,也有回报家乡的能力和愿望。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照护成为急难愁盼。”水北商会会长敖志良说,“商会积极‘补位’,参与‘一老一小’问题的解决,提升了老乡的幸福指数。”

“在商会成立之前,企业家们在村里做好事,别人会说你显摆。现在成立商会,有了平台,组织大家一起做好事,形成了争着做好事的氛围。”邹细保感慨地说。

在水北商会大楼的一面墙上,醒目地刻着三句话:不做好事不好意思,做点好事不够意思,多做好事才有意思。邹细保介绍,这是商会成员共同理念。

“你修了桥,我就疏通小溪,他就抢着栽树。”邹细保笑着说,“大家坐在一起都在讨论怎么回馈家乡,你要是啥也不干,自己都不好意思。”

一支冰淇淋和两个桔子的共富故事

近几年,一支名叫“椰子灰”的冰淇淋风靡网络。这款以牛奶、椰汁和椰壳灰为原料、吃完满嘴黑的黑色冰淇淋,今年还在日本国际食品展上摘得唯一金奖。

很多消费者不知道,他们为之着迷的这款“网红”冰淇淋就出自水北镇的江西天凯乐食品有限公司。

54岁的公司董事长胡方芽,高中毕业后就在小镇上卖冰棒。从最初沿街叫卖的小摊贩,发展为如今年销售额破2亿元、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冰淇淋生产商。

最初,夫妻俩批发的是三分钱一根的盐水冰棍。掌握了做冰棍的手艺后,夫妻俩借了10万块钱,在小镇上买了3亩地建起小作坊,开始自产自销,还一度给伊利等企业代工。

说起事业的壮大,胡方芽说真要感谢商会。2012年水北商会成立,胡方芽成为首批会员。

“这些原创产品都是加入商会之后,我们几个成员一起闲聊聊出来的。”在天凯乐一层展厅,胡方芽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得意之作:椰子灰冰淇淋、水北豆腐冰淇淋,还有火龙果、桑葚、蜜桔等口味的雪糕……

“水北人爱吃辣,有位商会成员突发奇想,建议我们试试冰淇淋里加辣椒,没想到一炮而红,还获得全国行业大奖。”胡方芽举例说。

水北商会党委下设服务、建筑、新兴、客运物流等行业党支部。“现在大家经常说,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外行的颠覆式创新。商会成员来自不同行业,聚在一起通过头脑风暴,冒出来的奇思妙想都能为我所用。”胡方芽说。

“它冻起来是冰淇淋,化了是豆腐脑。”胡方芽从冰柜里掏出一小盒豆腐冰淇淋说,天凯乐通过产品创新,巧妙地将水北原本很普通的豆腐、蜜桔、黑豆等化身新潮产品冰淇淋,带动了当地土特产迈出家门,走向全国。

天凯乐每年收购本地绿豆100多吨、糯米100多吨、新余蜜桔500多吨,就地加工,创造非农就业,带动农户增收。

原来农闲时,水北的街上时有打架的。胡方芽把他们招进了厂。“有事干就不会生事。每个月四五千的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小孩。”胡方芽介绍,企业直接带动周边400余名农户就业,间接带动就业5000多人。

天凯乐,也已从区域性品牌,成长为全国性创新型冰淇淋品牌。

天凯乐是渝水区乡镇商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赋能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

和胡方芽一样,在人和乡三山村,67岁的乡镇商会会员丁友生也是致富带头人。站在自己的蜜桔园前,他指着眼前绵延的大山说,现在乡里能种的地方都种上了新余蜜桔。

早在1999年,丁友生就带头种植新余蜜桔。这个乡村医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多次获得市里的“桔子大王”称号。如今,渝水区蜜桔种植面积达12.8万亩,形成人和乡蒙山、姚圩镇七里山、罗坊镇等三个万亩基地,年产值6亿元以上。如今新余蜜桔种植户,不少是丁友生的“徒弟”。

丁友生的新余蜜桔品种,来自当地的高级农艺师叶前法。这位1959年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果树专家,1999年给了丁友生两颗桔子。这是他在黄岩蜜桔的基础上培育而成的。这两个果子看起来大小均匀,尝起来甘甜味浓,丁友生决定试种。

“最初有顾虑,就在原有的500亩蜜柑上嫁接。每棵树嫁接一半,留一半。”丁友生因为小儿麻痹,右脚行走不便,村里很多人不看好他的尝试。

3年后新余蜜桔挂果。当时老蜜柑一斤卖三毛五,新余蜜桔卖五六毛。丁友生估算,新余蜜桔的利润是老蜜柑的两到三倍。

尝到甜头的丁友生,把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00亩发展到现在的1500亩。那些原本不看好的人,也向他请教起种植经验。渐渐地,人们不再叫他丁医生,都喊他丁总。

他算了一笔账:采取规模化种植,每亩地利润能有四五千块钱。农民自己种,管理更精细,每亩比丁友生自己还要多出两三千元利润,最高可达1万元。丁友生的果园每年需要人工350余人次,每到种植、采摘季,附近的村民就前来务工,人均可增收2000余元。

“现在新余蜜桔一半出口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丁友生说。

如今,新余蜜桔已经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余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蜜桔之乡”——全市种植面积19.8万亩,总产值9亿元,2万余人直接从事蜜桔产业。

新余蜜桔能成为当地富民产业,像丁友生一样,各乡镇商会成员贡献不小。

在姚圩镇七里山,漫山遍野的新余蜜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犹如碧绿的海面。

“这一片有2.6万亩,我自己种了近1000亩。”新余市柑桔协会会长、姚圩商会会员裴海明说,自己也是最早种植新余蜜桔的,尝试成功后,父老乡亲都跟着他种植蜜桔致富,“以前这里都是荒山,野草杂树丛生,现在每亩一年有1万元左右收入,真的成了聚宝盆”。

近年来,渝水区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抓手,发展新余蜜桔、黑山羊、稻米、中药材、油料等特色产业,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助力共同富裕。这其中,作为乡村能人,各乡镇商会会员往往起到领头羊作用。

据敖志良统计,水北商会通过完善“党建+乡镇商会”机制,带领138家企业320名会员参与,累计带动6000余名农民实现每人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敖志良说,商会积极拓展“党建+乡村治理”功能,变原来的捐钱捐物为现在的输血输智。水北商会选出43名会员领办扶贫产业,培育致富带头人256人,带动全镇6000余农民在本地就业,形成了“从商会会员中选出致富带头人,从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商会会员”的双向发展模式。

“乡镇商会由最初捐资助学、修桥补路、助老扶幼等慈善性回馈乡梓,到逐步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再到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并在城镇化进程中,助力城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家们也实现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渝水区委书记刘颖豪说。(记者谢锐佳、李兴文、胡锦武、张典标)

相关阅读:
柯桥优选:“国际纺都”区域品牌打造初体验 江西:架起青山与金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