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白洋淀“岛主”闺女回乡挣上“旅游钱”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孙文宾李泽凯

“我身后的美丽风光就是我的家乡白洋淀,这里古有‘北地西湖’之称,今有‘华北明珠’之誉,欢迎大家有时间来我的家乡做客……”

仲秋时节,白洋淀天蓝水碧,苇青荷绿。登上风景秀丽的望月岛,记者遇到了正在做直播的淀边女孩陈露。

陈露是王家寨人,家里在望月岛上经营着一家民宿。

王家寨是雄安新区白洋淀唯一一个不通陆路的纯水村,村民们分散居住在一个主岛和17个卫岛上,其中主岛就是望月岛。

望月岛四面环水且绿意盎然,岛上白墙灰瓦屋舍俨然、水乡风情浓郁,宛如“北国江南”。

今年大学刚毕业的陈露,之前看到其他主播通过网络直播推广旅游,并吸引大量的游客,于是,她也萌生了为白洋淀和家里民宿作宣传的想法。

在直播中,陈露除了邀请网友来白洋淀游玩,还会介绍白洋淀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情等内容。

“欢迎大家来住我们家的小院儿,收费标准是每位游客每天150块钱,管吃管住,包含一日三餐,饭菜都是鱼虾、荷叶、莲藕、咸鸭蛋等白洋淀特产,主打就是实惠。”陈露家的民宿毗邻码头,是望月岛5号院。见到陈露的姑姑陈辉时,她正在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自己家的农家院。

走进5号院,院子不大,但干净整洁。“客人有的是从北京、天津过来的,远一点的也有来自内蒙古、黑龙江的,甚至还有国外的。”陈辉告诉记者,“这几年,我们村的民宿生意非常火,到了旅游旺季游客就爆满,有时候需要提前一两个星期才能订上房。”

“我们家小院开了20多年,原来一直都是我父母在经营。现在,客人是越来越多了,父母年纪也大了,也忙不过来。”陈辉告诉记者,过去,她一直和丈夫在外地做水产生意,背井离乡不说,钱也没挣到多少。

雄安新区设立后,随着白洋淀的生态逐年变好,望月岛吸引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于是,陈辉和丈夫一商量,选择回到村里当“岛主”,和父母一起经营家里的农家院。

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华北地区的“空调器”“晴雨表”,被称为“华北之肾”。

雄安新区设立之前,白洋淀因为污水入淀、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不当、非法养殖等众多问题,水质被严重破坏。

“我小时候,白洋淀的水可清澈了,渴了直接用手捧着就能喝。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白洋淀水开始慢慢变少变脏了。”陈茂栓是陈露的爷爷,他告诉记者,过去岛上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处倾倒,村民们往往是找一个偏僻的芦苇荡倒在淀里。

“自打有了新区之后,白洋淀又不一样了。污染企业都关停了,淀里的每个村都建了污水处理站、垃圾处理站,不但污水进不了淀,黄河水、长江水也源源不断地流了进来,我感觉小时候的白洋淀快回来了。”谈及近几年白洋淀的生态变化,陈茂栓深有感触。

雄安新区设立后,河北对白洋淀进行了大规模系统性生态治理,目前淀区水质稳居全国良好湖泊行列,白洋淀如今重现“华北明珠”的风彩。

“以前客人总反映鱼虾一股子土腥味儿,现在生态好了,水干净了,客人都夸淀里的鱼虾味道鲜美。”陈辉告诉记者,如今,家里的农家院收入持续向好,一年下来营业收入有50多万元。

陈辉感叹道,正是由于政府这几年来对白洋淀的治理和保护,大家才有了更多挣“旅游钱”的机会。

谈到对未来的展望,陈辉有两个“小目标”:第一个是想把家里小院儿重新改造“升级”,再就是开上分店把经营规模扩大一下。

“现在小院儿已经不够用了,通过改造加扩大,不仅能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也让客人住得更舒服一点。”干劲十足的陈辉对未来充满期待。

“白洋淀越来越美,能给网友们介绍白洋淀的自然风光以及水产美食,也算是宣传自己的家乡。”陈露说,希望自己能当好村里的“旅游大使”,吸引更多人来看看白洋淀的蓝天碧水、芦绿荷红。

〉〉记者手记

白洋淀,凝聚着一代代淀区人的乡愁。没有陆路,出行只有靠船,“淀中翡翠”王家寨的发展出路在哪儿?

答案就是用好白洋淀水资源优势,端“生态碗”,吃“旅游饭”。

外出求学、外出经商都选择回到家乡,白洋淀的水也从“捧起来就能喝”到“变少变脏”再到“小时候的白洋淀回来了”,陈茂栓、陈辉、陈露祖孙三代人见证了白洋淀几十年来的变迁,也是千万户“淀上人家”的缩影。

人不负绿水青山,青山绿水定不负人。新时代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持续变好,不仅让“淀上人家”们守住了乡愁,也吃上了富足的“旅游饭”。

相关阅读:
河北力促农业增产增效 十届省委第四轮巡视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