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玛可河林场巡护记

新华社西宁10月5日电(记者李宁、张龙)秋分过后,天气转凉,走进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的玛可河林场,山高谷深,层峦叠嶂。朝阳初上,班玛县公安局班前派出所所长吉本加早已穿戴整齐,检查好随身的水壶干粮,和同事一起走入林间,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

在他负责的辖区内,有一棵被称为“三江源第一松”的川西云杉。每次巡护吉本加都会专门去看看这棵树,查看是否有病虫害和人为破坏的痕迹。“这棵树可了不得,2019年被认定为古树名木时树龄就868年了,是我们辖区的‘长寿树’,必须保护好。”吉本加说。

玛可河林场地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3600米,林区内有888种高原植物及1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高原物种基因库”。

“除了派出所的日常警务,保护好林场内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同样责任重大。”吉本加介绍,班前派出所定期会安排为期一周左右的综合巡护执法行动,查看林区内的风倒木及死亡的野生动物情况,“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处理,避免疫源疫病在林区内扩散。”吉本加说。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林麝、雪豹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纷纷在林场现身,野生动物救助也时有发生。2022年10月,吉本加和同事巡逻时,远远看到路边石墙边窝着一只中华斑羚,一动不动。走近观察发现,这只中华斑羚腿部受伤,无法站立。吉本加立刻联系相关部门,寻找兽医前来帮忙治疗。经过救护,中华斑羚恢复健康,经过评估符合放归标准,回归到丛山密林中。

班玛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田迎春介绍,玛可河林场面积大,每次巡山都要花上十几天时间。“山里天气多变,出发时还顶着大太阳,走到半山腰可能就遇上暴雨和冰雹。”田迎春说,秋季还好,冬天踏雪巡护时,一趟下来,眼睫毛都挂上了冰,“条件虽然苦一些,但只有每次完成巡护后,心里才能踏实一些。”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照相机等科技设备投入使用,信息化建设推动“生态警务”实战效能提升。田迎春介绍,目前,“人巡、车巡、无人机巡”的巡查巡防模式已建立,重点生态环境领域设置了高清摄像头。“进入冬季防火期,民警会增加进山巡山的频次,通过无人机和摄像头,我们也能更准、更快地查看、掌握林场情况,防患于未然。”田迎春说。

日头西落,森林重归寂静。谈及在山林里工作生活是否会有些寂寞,田迎春笑着说:“与大山为伴,以林场为家,守护着辖区群众、森林资源、野生动物的平安,一点都不孤独。”

融创中国:公司境外债重组获香港法院批准 深耕“一带一路”市场 一批“小而美”的民心工程拉近彼此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