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新时代 杭州新亚运丨从智能亚运看数智之城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杭州奥体中心东南侧,坐落着一座外观形似良渚玉琮的大厦,这就是被称为“杭州亚运三馆”之一的综合训练馆。杭州亚运会期间,该馆除了作为篮球、摔跤、排球等比赛项目训练场地外,还是亚运会总指挥部所在地。

9月25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位于综合训练馆8层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时,一场调度会正在进行。

偌大的深蓝色屏幕上,杭州市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场馆指挥部、上城区体育中心东西看台、湖州德清三人制篮球场馆的实时画面同步显示在中央区域,两侧还滚动显示着场馆、赛事、住宿、交通等各类数据。

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为本届亚运会足球项目比赛场地。当天16时,在这里进行的是中国香港队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比赛。赛场情况如何?有无突发事件?看台观众秩序是否良好?调度会上,值班指挥长要对赛事运行的各项情况了如指掌,这背后,离不开一个“智慧大脑”——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综合指挥平台。

作为杭州亚运会赛事运行指挥体系的核心枢纽,综合指挥平台负责对赛事运行进行全面、高效、统一的指挥调度。在这个平台上,大到亚运六城的整体概况,小到正在举行的一场赛事,都能尽收眼底。

据了解,为使指挥调度更加高效直观,平台创新性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再造”场馆。“借助三维建模和VR全景,我们按原比例将所有竞赛场馆和重点非竞场所进行孪生展示,打造可视化智慧赛事。”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办公室运行保障组副组长叶高群告诉记者,指挥调度时可实现一键点击直达“现场”,实时查看场馆各时空出现的安全情况、人员车辆通行情况、赛事情况,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指挥更直观、更便捷。

智能不仅体现在“指哪达哪”,还能做到未雨绸缪。据叶高群介绍,综合指挥平台对接了9张网、29个系统共72类数据,通过数智底座,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实现不同数据间的灵活切换、秒级快速调度。“我们还以竞赛为核心,接入7大场景28类智能预警,赛事的相关风险能提前被预知,并及时进行高效应急处置。当出现影响赛事进行的风险情况时,系统便会发出实时提醒,为赛事总指挥部跨部门指挥联动、快速决策提供依据。”叶高群说。

作为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届亚运会,杭州亚运会的赛事组织复杂程度远超以往,从赛事运行到场馆保障,“智能化”理念贯穿于亚运筹办方方面面。

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清澈见底的泳池在节能导光管的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通过采光罩,室外自然光可漫射至室内,具备无频闪、节能的优势。能源管理系统采用算法模型,分析计算各个环节最佳照明亮度、能耗等,从而挖掘节能空间。”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有关负责人说。

亚运会期间,奥体中心游泳馆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三项赛事,将产生53枚金牌,是竞赛场馆中产生金牌数最多的场馆。每天,这里的24小时水循环系统对池水进行一轮轮循环处理,工作人员可在移动端实时查看水质情况,远程控制过滤设备。“算上蒸发和循环中损耗的水量,每年换水量约为5%,一年可节省18万吨水,相当于4000多人一年的用水量。”该负责人说。

以数字化为显著特征的智能场景,已应用在杭州亚运会多个竞赛场馆。在温州体育中心体育场,足球草坪下方安装了18个传感器,能实时感知草坪根部温度、湿度等情况,实现科学养护;奥体中心运营大厅中的数智管理舱链接了“大小莲花”区域内的50个弱电系统、2万多个设备、8万多个设备单元,可实现水、电、气等实时能耗的监测,还能统计二氧化碳、碳排放量等。

从超1亿人的“亚运数字火炬手”到亚运村的智慧指挥平台、自动驾驶AR智能巴士,从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的“场馆大脑”到“智能亚运一站通”吃住行游购一站式解决、“机器人战队”组团服务……本届亚运会上,一项项全球首创的科技应用彰显了数智之城的创新活力,也折射出新时代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亚运综合指挥平台、亚运交通指挥调度平台、亚运三馆智慧场馆数字化监管平台……这些智慧平台的搭建都有着一家企业的助力——海康威视。作为杭州亚运会智能物联和大数据服务赞助商,这家公司近些年在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业务上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建立以杭州为中心,辐射国内外多地的全球研发中心体系。

位于湖州的德清小镇,既是亚运会三人篮球和排球项目的赛场,也是地理信息产业的“运动场”,小镇汇聚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多家龙头企业,他们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亚运会保驾护航。据了解,德清还在积极谋划“地理信息+车联网”跨界融合,加速车联网开放创新的生态布局。

“智能亚运的办赛理念与杭州这座‘创新之城’‘数字之城’密切相关。”亚运信息技术指挥中心指挥长胥伟华说。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杭州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07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7.1%。作为资源小省和人均耕地较少的地区,在“八八战略”重大决策指引下,浙江的经济总量由20年前的800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22年的7.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近10倍。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8977亿元,占GDP比重11.6%,“数字经济”已成为浙江发展的亮丽名片。

相关阅读:
27日亚运看点:张雨霏争第3金,13岁小将滑板争冠,男足女篮出战 把握重点方向 深化豫哈合作 持续推动对口援疆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