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湖北省人大代表葛天才:助力家乡 “华丽转身”

葛天才(中)与木兰花乡景区商户沟通交流。

葛天才(中)与木兰花乡景区商户沟通交流。

葛天才(中)与木兰花乡景区商户沟通交流。

走进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杜堂村,小桥流水、婆娑烟柳与一幢幢白墙青瓦的民宿相映生辉,惬意的田园风光尽显悠然郊野之趣。夜幕降临,浪漫烟花秀、乡村电音节、古装实景巡演、露营烧烤派对……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和特色活动,吸引着各地游客竞相来此“打卡”。

而十多年前,这个位于武汉市最北端的偏远村庄还是一片荒芜,因土壤贫瘠,种地收入微薄,村民纷纷外出务工,一度成为“空心村”。从昔日的无人问津,到如今的“诗与远方”,杜堂村的“华丽转身”正是湖北省人大代表、武汉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天才“乡村梦”的蓝图杰作。

在杜堂村长大的葛天才曾经为了跳出这片穷山沟,做了许多份工作。2014年,黄陂区委、区政府将杜堂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彼时,在建筑行业积累了一定财富的葛天才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带动家乡致富的机遇,可以改变家乡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的状态。于是,他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三乡工程”号召,返回家乡。

面对没有发展旅游先天条件的杜堂村,葛天才经过认真考察、全面调研,决定成立武汉杜堂旅游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房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村民、企业、村集体分别占63%、34%、3%的股份,景区建设逐渐步入正轨。他积极响应武汉市委、市政府“武汉新花城”号召,依托杜堂村靠近5A级木兰山风景区的区位优势,集中流转村里部分土地开发花卉旅游产业,以“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模式打造木兰花乡景区,以湖泊花溪、乡野村落、花林田院为资源依托,同步推出11个主题园区,结合不同地势种植各类特色花卉苗木60余万株,在荒山上盖起了150亩的鸟语林。

集木兰文化、四季花海、乡土民俗特色于一体的木兰花乡景区于2017年3月正式开园,直接和间接带动3000余人就业,使村民单一的务农收入来源转变为土地流转、房屋入股分红、景区务工工资、村民自主经营等四项收入。杜堂村也从曾经的“空心村”蝶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杜堂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葛天才又在思考如何突破景区特色不鲜明的“瓶颈”。他带领团队前往全国各地的样板乡村、景区考察,抢抓乡村“夜经济”新风口,以地域民俗特色为抓手,在木兰花乡景区内打造“木兰不夜城”夜游项目,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方式进行运营,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就业。

葛天才认为,企业要想在乡村有发展,必须跟村民搞好关系。矛盾不化解、诉求难满足、环境不改善,最终会影响企业发展。他抱着“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度参与乡村治理,不仅投入400万元在景区建设法治文化广场,还应邀担任黄陂区姚家集街道“葛天才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发挥“乡贤名人”效应,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活力。“葛天才调解工作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仅通过释法说理调解村民矛盾,而且也调处景区与周边群众产生的摩擦纠纷,为生态旅游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作为湖北省人大代表,葛天才长期与检察机关保持密切联系,多次参加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他认为黄陂区检察院坚持把检察工作置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之中,从转变司法理念、完善保障措施、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法治产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木兰花乡景区见证了营商环境的提质增效。”谈到对检察机关的期待,葛天才希望今后检察机关能进一步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加大对企业健康发展的司法保障力度,继续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增强法治思维,促进企业守法合规经营,将检察职能优势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形成黄陂区文旅经济发展新局面。

[版面编辑:白鸥]

相关阅读:
河南唐河:“订单式”普法获得全国人大代表肯定 江苏连云港:邀请代表委员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