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9月24日电题:“技术不领先,我们不扩产”——辽宁锦州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徐扬、丁非白
“要想市场吃得开,就要实现技术‘一招鲜’。”近日,记者走访辽宁锦州部分企业发现,在有的企业为产能过剩而发愁时,一些企业正在加快扩产,得益于聚焦主业、坚持技术创新,这些企业实现“量价齐升”。
走进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全速运转的现代化生产线,一张张硅片在生产线上鱼贯而“行”。
在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锦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成立于2000年的阳光能源是锦州“土生土长”的企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家集单晶硅棒、硅片和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为一体的新能源上市公司。“我们现已形成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营销网络遍布全球,产品远销日本、德国、韩国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总经理张海说。
长期以来,我国光伏行业一直跌宕起伏,但阳光能源却始终保持定力,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与新产品研发力度,使产品在提升双面率、控制温度系数、减少年度衰减等方面均有效优化。
如今阳光能源已成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在企业展厅,张海向记者介绍了BIPV组件、轻质组件和瓦片组件等企业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张海说:“20多年来,我们坚持‘不领先,不扩产’。公司研发的IBC电池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成为2022年辽宁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项目;光伏组件功率已经从之前的200W提高到目前的600W。去年,我们的产值达到3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0亿元。”
在当下,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市场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但仍有企业始终保持活力,靠的就是技术领先。
在位于锦州市的辽宁宏拓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三氧化钼生产车间,只见原料经过混料机和煅烧炉等设备进行加工后,高纯度三氧化钼就从出料口落入包装袋中。
宏拓集团是全国领先的钼制品精深加工企业。公司董事长刘岩说,公司现在拥有钼制品全产业链开发及生产技术能力。其中,钼炉料产品生产采用大型先进的高自动化无碳焙烧及钼铁生产装置,同时配套年产5万吨亚硫酸钠的高规格大型自动化环保设备,技术含量更高,加工成本更低,环保效果更好。
在宏拓集团内,年产3000吨的纯钼金属精深加工二期项目正在全力建设。“项目建成后,产品钼粉的纯度可达99.95%至99.99%,填补了国内高纯度钼粉产品的市场空白,可满足国内外企业对纯钼金属产品的爆发式需求。”刘岩说,今年,公司预计实现新增产值20亿元的奋斗目标。到2025年,整体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锦州这两家企业可以看到,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必须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我们将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要素,力争在未来发展和竞争中赢得主动。”刘岩说。